Sunday, September 22, 2024

最好的人生态度:用尽全力,过普通生活

文章标题: 最好的人生态度:用尽全力,过普通生活
文章作者: 沈寒冰
发表日期: 2024年9月21日
发表媒体: 微信公众平台•慈怀读书会》


  不同人选择的不同活法,决定了人们所抵达终点的不一致。其中,有人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活法,而有的人则在无数次的被迫妥协中,走完了一生。

  妥协的人,说自己过得不幸福,却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今日店休》的作者坂本健一,作为一名日本元老级别的旧书店主,他顺利走完了自己人生中的九十三个春秋,终其一生都在摸索最适合自己的活法。

  他的最大愿望,是让好书与好人相遇,他与妻子共度一生。而他也身体力行,直到生命的终结,都在继续着自己与书的缘分。

  在对书本、读者和妻子的爱中,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活法。就让我们看看,通过他的一生,我们有哪些启发。


1、孩子的人生方向,取决于做父亲的格局

  坂本健一爱读书,能绘画,这都要归功于父亲对他的培养。

  他的父亲和大多数父亲一样,十分严厉。为了可以培养他成材,父亲经常责打他。

  父亲不仅困住过他的手脚,把他吊在门楣上;而且还用被子把他裹起来,塞进柜子里。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那简直是在虐待儿童。

  但好在,他的父亲爱好文学和绘画,不管家里如何穷困,父亲都不会放弃买书。怕家里人说,父亲就会把买到的书藏起来。

  也正因为在贫困生活中,家中父亲容许了读书的奢侈,坂本健一才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优秀的小说。

  而父亲对画的喜爱,则表现在他每次写明信片都要配图上,这也导致了他对儿子绘画天份的重视。

  父亲会凑钱,带坂本健一去专门的学院学习。虽然那时经济有限,学习也不过两周时间。但就是那两周,让坂本健一接触到了当时赫赫有名的画圣。其中就包括黑田重太郎、田村孝直介等人。

  因此,对于坂本健一来说,父亲虽然严厉,家里也并不富裕,但却给了他最好的礼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我们所熟悉的——培养出钢琴家儿子的傅雷,培养出“合肥四姐妹”的张武龄。

  无一不在说明,一个家庭好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可以让孩子收获各种能力,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要学会和父母沟通,告诉他们自己对什么充满着兴趣。一旦遇到机会,就要像海绵吸水一样,拼命学习。

  兹心觉得,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并修正自己,才能在忙碌的日子中,感受到自己内在的平和,并真正找到与其他人的连接方式。


2、与其抱怨贫穷,不如全力找出路

  坂本健一长大后,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他退伍回到家中,家中的惨淡光景,让他觉得很不好受。

  为了让家里的日子好过一些,他想了很多办法。最后,他发现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自己从军前,上夜校买的一百册书。那时候,为了省下买书的钱,他三个多月没有吃过午饭。

  虽然舍不得卖书,但不卖全家就得挨饿,最后书很快就卖掉了。这一次的经历,让他看到了一些改变家庭困境的希望,他开始卖其他书。

  他在部队的军官,把自己私藏的书也给了他;他时常去换东西的那家当铺老板的儿子,也给了他一百多册故事书。

  坂本健一就这样,靠着收书和卖书,开了属于自己的书店。并且一做书店店主,就做了七十年。

  随着年纪渐长,他渐渐觉得体力不支,会每周留下两天作为店休日。在这样的日子里,他亲手画店休海报,关于书,关于人生四十的温暖感概,吸引了很多远道而来的人。

  坂本健一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出路,在于他遭受困境时,不是一味的去抱怨。谁不是在过关斩将般地前行呢?

  新闻里,那些不得不闯红灯送餐的外卖小哥;为了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只能牺牲和孩子相处时间的武警;火车站里,看着自己背着婴儿灰头土脸的妻子,硬生生把眼泪憋回去的务工丈夫。

  他们哪一个,没有属于自己的艰难呢?

  兹心认为,正因为一个人有过黑暗的人生,所以他才成了那个把自己拉出深渊的人。

  也许人生本就是这样,如里尔克说的那样:“艰难的生活永无止境,但因此生存也永无止境。”


3、好好活着,就是在创造人生

  坂本健一出生在战前,所受的教育也是战前的国粹主义。因此,战后的民主主义,则完全否定了他之前的人生。

  他无法接受,日本女人和美国人勾肩搭背的情形。看着战后的日本,他感到十分绝望,于是决定寻死。

  他买了一把匕首揣在怀里,打算去找一个地方自杀。他想要死在自己喜欢的公园里,却在去公园的途中看见了美术馆,他想着看看画再死,于是就走进去看展。

  当时美术馆展出的正是马蒂斯的画展,在美丽的色彩下,坂本健一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他觉得马蒂斯是在告诉他,人生就是创造。

  在那一刻,坂本健一那些好像死去的细胞也都复活了,他计划开始描绘自己的人生。

  通过这件事,他意识到,当一个人想要放弃的时候,也不能那么轻易地放弃。坂本健一看完画展再去死的想法,让我想到了太宰治。

  太宰治本想在冬日去死,但因为拿到了一套适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决定先活到夏天。

  所以,当我们觉得活不下去的时候,何不学学他们,给自己多自己一个期待。

  也许,我们就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让自己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正所谓:“逆境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砺,说不定光明就在转弯处。”


4、真正的婚姻,都藏在细节里

  坂本健一不仅懂得如何生活,还懂得如何经营好自己的婚姻。

  他与妻子和美是通过相亲认识的,初次见到和美,他就被和美的不谙世事和纯洁无暇所打动,两人顺利走入婚姻,之后一起经营着书店。

  妻子的勤俭持家,让家里的日子不至于过度紧张;妻子偶尔的吃醋,是对坂本健一的在意。

  每次妻子不开心,坂本健一就会哄她开心,他会给妻子写情书,这种习惯后来发展为自己的日常,并从未间断。

  只不过,后来妻子生了病,并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他把妻子送进医院,只不过因为工作的关系,生活的压力,并不允许他常常陪伴在妻子身侧。

  坂本健一开始每日寄出一张明信片的方式,陪伴着妻子。

  有一日,妻子却给他打了电话,要他立刻去医院。去到医院,他才知道这是妻子通过撒娇的方式,在为难自己。

  他非但没有动怒,反而对妻子充满怜惜。

  尽管在这种艰难的时候,他也不忘记给客人留下店休海报。那一日海报上写了这样的一句话:

  “今日休息,抱歉。深爱的人正在面临生死的考验。我要去陪她,请原谅我的任性。”

  从相遇走到白头,两人表现出的却是爱情一开始的样子。这样的爱,并没有多么惊天动地。一纸情书,一张明信片,就是最好的内心独白。

  沈从文说:“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过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茨维塔耶娃也说;“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在这个小镇的旅店里,古老时钟敲出的,微弱的响声,像时间轻轻滴落。”

  兹心想,也许,这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


5、人生无法重来,请选择相宜的活法

  和美最终病情恶化,永远离开了坂本健一。

  坂本健一真正意识到妻子的离去,是在他看到妻子骨灰的那一刻,但在之后的生活中,他一直都觉得妻子还生活在自己的身边。

  夫妻间的牵绊,让他度过了很多难熬的日子。同时,他也形成了新的习惯,在每一次出门和回家时,都要说上一句:“我出门了,或者是我回来了,今天真是累啊”的话。

  妻子离开后的第三年,坂本健一依旧在独自生活。虽然会觉得孤独,但很快他就会回到一种轻松的状态。

  他依旧在继续经营着书店,他想要在生命终结之前,继续读书、学习,并从读者的身上学到新的东西。

  去书店的每一个日子,他都过得很幸福,他喜欢那个充满着关怀和善意的房间。

  对于坂本健一来说,无数个此时此刻,就组成了自己的生命,他度过的每一个日子,都是和自己相宜的活法。

  坂本健一说:“如果我们的人生只是一期一会,他愿意把全部的真情倾注其中。”

  也许正因为他这样用心生活,他才收获到了无数的善意,并持续地回馈着自己的善意。

  在兹心看来,如果目前我们还没有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也不要紧,总有我们找到与自己相匹配活法的那一天。

  在这之前,我们也要让生活充满甜食和热汤,也可以靠着书和笔,在混沌中找到新的自己。

  坂本健一带给我们的,与其说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倒不如说是向我们展示了自己的生活态度。

  他带着自己的愿望,做了七十年的书店主,这本身就让人肃然起敬。重要的是,他在做这一切时,并非靠着坚持,而是靠着热爱。

  愿我们都可以,珍惜仅此一次的人生,可以以爱之名去工作和恋爱,可以有意义地去生活。

Saturday, September 21, 2024

生活最好的状态:眼中有诗意,心中有远方,笑里有坦荡

文章标题: 生活最好的状态:眼中有诗意,心中有远方,笑里有坦荡
文章作者: 
发表日期: 2024年9月21日
发表媒体: 微信公众平台•慈怀读书会》


  周国平说:“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的生活来衡量其价值。”

  以寻常代替惊喜,以平淡代替执着。人生最重要的是过程,既要接受一切顺意,也能接受所有的事与愿违。

  最后我们会发现,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眼中有诗意,心中有远方,笑里有坦荡。


眼中有诗意

  杜甫一生都在忍受着贫穷与痛苦的折磨,蜗居在“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茅屋中,却从来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说“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他说“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即使在物质极度的贫乏中,世人看到的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杜甫。

  苏轼一生多次被贬,却能从简单的生活中寻找人生的诗意。他在《猪肉颂》中写到:“净洗铛,少注水,柴头烟罨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食他自美。”

  他手把手教当地的农民煮肉、做汤、酿酒,硬是把不堪的生活过成了有滋有味的人生。

  不要以为寻找诗意就是抛弃现有的生活,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寻常烟火就是最好的诗意栖居。

  在院子的角落里用鹅卵石垒起一个池塘,在早市买几条小鱼放进去,再放些水草,找个石头做假山,一个世外桃源就出现了。劳苦、烦伤会在刹那间消失不见。

  诗意,是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心境。


心中有远方

  远方指的不仅是空间的距离,还有内心的格局,心灵的归宿。

  后人评价梵高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

  除了太阳,他还对向日葵情有独钟,一生画了11幅向日葵图画,因为他认为那灿烂的黄色如同太阳一样,给人以强烈的向往。

  正因为这份独特的热爱,梵高一生虽然经常处于困窘之地,却从来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为世界的艺术宝库留下了瑰丽的作品。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说:“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一个内心有格局的人,眼睛所看到的从来不是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而是能越过一地鸡毛,眺望大海的浩渺。

  过于揣摩自己身边的琐碎,难免会陷入烦乱。过日子就是要抓大放小,什么都做了,就是什么都没做。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太阳,只是有时候被阴云遮住了,暂时隐藏了光芒。

  这时也不要担心,只要把目光投向远方,默默地耕耘脚下的土地上,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丽日晴空就会出现在眼前。

  远方,是呼唤心灵成长的地方。


笑里有坦荡

  坦荡,是阳光型人格,为人坦诚,没有私心。

  杨绛说:“生活一半柴米油盐,一半星辰大海,放一点盐,它就是咸的,放一点糖,它就是甜的,想调成什么味,全凭自己。”

  生活幸福的人,并不是由于命运的眷顾,而是自己会调理,有的人稍遇不顺就怨天尤人,有的人被生活百般折磨,却依旧以快乐的心情迎接每一天。

  人生就是苦一阵子,再甜一阵子,不会永远处于一种滋味中。

  永远不要责怪自己没有别人幸运,幸与不幸都是相对的。“磁场效应”告诉我们,身边的人和事都是自己招来的。

  内心装满快乐,吸引的都是正向的人;内心装满忧郁,会带来负面的人和事。

  稻盛和夫说过:“人这一生都是自己头脑中思维的产物。”

  面临同一件事,每个人的内心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日子过的不是定式,而是心情。

  一个得了抑郁症的人去庙里静修,一天,他看见一个小和尚坐在那里对着天空在笑,感到很奇怪。

  小和尚指着一片树叶说:“你看,它的舞姿多么美妙。”

  这个人豁然开朗,困扰自己多日的抑郁消失不见了。

  看过四季风景,经过风云变幻,我们终于明白了自己想要的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笑,是治愈所有不愉快的解药。

  林语堂说:“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

  在心中撒播繁华似锦,就拥有了四季风景,一生喜乐。

  有怎样的心情,就有怎样的人生。

  无论我们经历什么,都是无法选择的,不论遇到什么,都要做到:眼中有诗意,心中有远方,笑里有坦荡。

Wednesday, September 4, 2024

华德福幼儿教育者的六种姿态

文章标题: 华德福幼儿教育者的六种姿态
英文标题: Six Gestures for the Waldorf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
文章作者: Holly Koteen-Soule
文章译者: 熙文
发表日期: 2024年9月3日
发表媒体: 微信公众平台•华德福生活馆》


本文为Holly Koteen-Soule老师撰写的关于华德福教育的学术论文,首发于北美华德福幼教联盟(WECAN)网站,经作者本人和网站编辑同意后进行编辑发布。


  从第一年到第七年,姿态在幼儿的生活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姿态具有最广泛的意义,因为孩子们的内在姿态来自于对其他生命的模仿。(1)
——鲁道夫·施泰纳


  在阐述华德福方法论原则时,我更愿意将幼儿教师的工作描述为一系列有品质的姿态,因为这样比一套有规可循的指导方针更为贴合7岁前儿童的天性和特点。


姿态一:陪伴者

  鲁道夫·施泰纳谈到教育者的任务是对高等存有的工作的延续(2)。他告诉我们,在孩子说“我”之前,在经历他或她自己与父母或周围世界分离之前,那个在孩子出生前就引领着孩子的精神存有,仍然活跃在这个幼小的人类的生命中,特别是在孩子学习走路、获得语言能力和开始思考的时候(3)。

  这种行为的品质可以描述为陪伴者的姿态。幼儿教师陪伴和支持孩子入驻到自己的物质身,并发展这些基本的人类的能力。有时教师让自己跟在儿童身后,有时让自己在儿童身旁,有时则带领儿童。当老师带领时,主要是通过活动——不论是外在的身体活动还是内在的心魂活动。

  对我来说,陪伴意味着一双温柔的手,一颗温暖的心,以及一种知道何时、如何提供帮助的敏锐的感觉。近年来,这种观察和了解儿童个体发展所需要的责任要求我们不但要深刻地理解触觉、生命觉、自我运动觉和平衡觉的角色和重要性,并且还要去支持这些基础感官在关键发展期的各种活动。


姿态二:值得模仿的对象

  第二个姿态与第一个姿态密切相关,即值得模仿的对象。在华德福教育中,我们认识到,幼儿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这种能力在最初的7年中尤为强大。随着幼儿的以太力(也称为生命力或形塑力)的一部分运用到有意识的记忆和学习之后,这种趋势会逐渐减弱。

  我们可以观察到,幼儿不仅模仿他们通过感官接受的东西,甚至也会模仿他们所在环境中那些非常细微的地方,包括周围人的情绪和想法。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致力于自我觉知和自我提升,以成为孩子的正向榜样。年幼的孩子不断地映照出他们周围成年人的小我,同时也让我们看到自身需要更加勤勉去改进的地方!

  在幼儿教师的培训课程中,有一点需要强调的就是要培养幼儿教师对活动和言语的意识。无论我们是在晨圈时以艺术化的方式来活动,还是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有目的地活动。我们的活动都必须是清晰、恰当和有意义的,这样我们就能为孩子们提供健康的营养,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运动潜能。

  正确而优美的言语也是同样重要的,因为它深深地作用于幼儿的身体之中,按照鲁道夫·施泰纳的说法,这甚至会影响到幼儿身体器官的成熟(4)。因为幼儿的意识还没有包裹在身体的形态中,因此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我们的想法和感受需要是有营养的,对孩子是无害的。


姿态三:拥抱生命的典范

  儿童的开放性意味着我们也必须用心地准备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最核心的姿态是拥抱生命。

  华德福幼儿园,虽然它是与学校相关的场所,但其环境应该更像一个家(参考书目《为孩子的身心灵创造一个家》),关注于实际生活中的活动。在幼儿时期,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支持物质身体的成长和发展,物质身体作为进一步社交情感和智力成长的基础,是需要丰盛的生命力的来支撑的。

  在我们幼儿园的教室里,你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美丽的东西。以我的经验,创造性活动——创造和制作教室社区需要的东西——会比购买现成的东西生发出更多的生命觉。在大自然中,以真实和非感性的方式意识到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和自然存有,也是创造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环境的关键所在。虽然美丽和艺术对我来说很重要,但有一个问题我经常问自己,“我给孩子们带来的是什么,是简单的、必要的和拥抱生命的吗?”


姿态四:培养和焕活内在喜悦

  玩耍是幼儿的创造性活动,也是幼儿课堂上每天的核心所在。孩子是即兴创作的大师。

  如果我们已经培养出,能够在转化中焕活自己的快乐和喜悦,我们就可以对孩子在转化过程的合理关注做出回应。这种姿态让我们能够更公开、更专注地观察和倾听孩子们,更有创造性、更有效地做出反应,而不会过度地受到来自过去的假设或判断的影响。这是一种保护措施,避免僵化思维的发生,也可以帮助我们在与父母、同事以及孩子的工作中练习开放性思维。

  我们也可以将这种姿态应用于我们自己的工作和班级传统的创新,特别是在节日庆典时。当然,作为时间和空间的型塑者,我们也必须要让这种冲动与其他同等重要的任务保持平衡。


姿态五:多重空间的创造者

  创造空间的姿态包括创造安全的物理空间清晰的情感社交空间隐含的道德-灵性(moral-spiritual space)。当一个空间的周长被限定时,它就被创建出来了。边界可以是固定的和永久的,就像教室的墙壁,也可以是无形的和情景式的,就像他们在自然界一起行走或在课堂上的形成的一些既定习惯。

  母亲的子宫就是一个为了适应成长中的婴儿的需求而不断变化的空间。随着孩子变得越来越有能力,边界将会被移动。然而,当孩子感觉到构建出的空间周围中某种东西能提供保护时,他们会感到最大限度的自由。空间的创造包括空间内的秩序,比如每件东西都有一个地方放置,在游戏时间结束时,它们可以回“家”。一个有围墙的花园,向天空敞开,一边与房子的门廊相连,另一边有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对我来说,这就是一幅非常有帮助的图景。

  我们也可以在时间上做文章,在一天中创造出时间性的空间,就像呼吸一样,有节奏地交替进行儿童自主和教师引导的活动。幼儿们还没有生活在“钟表时间”里,这些可预测的节奏帮助他们在着安全的时间性空间里感受安然自在。同样,在一个有边界的物理空间里,使得他们的自由探索成为可能,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起来。

  班级习惯(当然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是一种社交界限,它给每个孩子提供机会去探索人际关系,并学习如何与群体相处并成为群体的一部分。老师的自律和努力是道德-灵性(moral-spiritual space)的一个部分,孩子们,也许还有其他成年人,都能不知不觉地觉察到。


姿态六:对世界之善的感恩

  道德-灵性(moral-spiritual space)空间的创造与最后的姿态紧密相连,那就是对世界之善的感恩。鲁道夫·施泰纳强调感恩在生命头七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5)。

  小孩以极大的开放度进入生命。现代生活的许多方面还不能支持到幼儿的需要,导致一些儿童容易产生向内退缩或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阻碍。如果幼儿教师能够以真诚的感激之情来面对这种开放,孩子们会感到自己是被邀请来的,将他们的物质身体和尘世间的存有联系起来。

  善、美、真分别属于人生的前三个阶段,而“世界是善的”是孩子从出生到七岁最重要的感觉(6)。在这个时代,幼儿教师对生命(life)的善和他人的善怀有深深的信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孩子们会通过模仿学习信任,就像他们在头七年学习其他课程一样。对于幼儿来说,老师的信任是孩子对生命意义的确信,是精神世界和这个世界之间有益的桥梁,直到这个个体能够有意识地将他或她自己的目标和使命链接起来。


注译
1. 鲁道夫·施泰纳,人在教育中的价值,第三讲,GA 310 (Steiner, R. Human Values in Education, GA 310, Lecture 3)
2. 鲁道夫·施泰纳,人类体验的基础,第一讲,GA293 (Steiner, R. The Foundations of Human Experience, GA 293, Lecture 1)
3. 鲁道夫·施泰纳,个体和人性的灵性指引 第一讲,GA51 (Steiner, R. The Spiritual Guidance of the Individual and Humanity, GA 15, Lecture 1)
4. 鲁道夫·施泰纳,教育与道德生活 歌德馆周刊,1923年 (Steiner, R. Education and the Moral Life, the Goetheanum Weekly, 1923)
5. 鲁道夫·施泰纳,人在教育中的价值,第六讲,GA 310 (Steiner, R. Human Values in Education, GA 310, Lecture 6)
6. 鲁道夫·施泰纳,人类体验的基础,第九讲,GA293 (Steiner, R. The Foundations of Human Experience, GA 293, Lecture 9)


这篇文章首次出现在《华德福教育研究公告牌》上,2015年春夏版,第20期,第2页 (Research Bulletin for Waldorf Education, vol. XX, no.2, Spring/Summer 2015) 经许可重印。

Saturday, August 31, 2024

肩负时代的历史心魂

文章标题: 肩负时代的历史心魂
文章作者: 黄宇翔
发表日期: 2024年8月30日
发表媒体: 联合早报•言论》


  “中国时刻”与“垃圾时间”的论述都有“历史”二字,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有人心潮澎湃,要成为历史的造浪者。多数人面对历史洪流,则更像浮在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上,浮荡于激烈变化的千百重浪,时常恐惧一个巨浪打过来,下沉数十丈;再一个巨浪掀起,又将人抬高数十百丈,惟恐“时代像那怒海,令我随处打转”(叶振棠《浮生六劫》歌词)。人无法自外于历史,面对历史巨浪,惟有理解,与浪波共舞,修练面对历史的心魂。


《基地》起落的镜鉴

  《基地》是被誉为世界三大科幻小说家艾西莫夫的经典名著,堪称艾西莫夫笔下最具历史意识的科幻小说。具有“后见之明”的我们,就知道《基地》脱胎自英国史学家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艾西莫夫本人自言小说的灵感是“把它(《罗马帝国衰亡史》)改头换面”。小说里,数学教授谢顿发明出“心理史学”的计量模型,预测已有1万2000年历史的银河帝国必将崩溃,认为整个银河都将经历3万年的悲惨无序状态。银河帝国也就是罗马帝国。

  然而,历史若然命定,那就没有故事可说,也写不出长达七册的长篇小说了。面对历史将抵达的未来,谢顿构想出气势恢宏的“基地计划”,穷后半生精力,设立两个在银河帝国边缘的科学据点:第一基地(简称“基地”,由自然科学家组成)与第二基地(隐身在银河舞台幕后,由心灵科学家与心理史学家组成),力图将3万年的动荡岁月缩减为1000年。谢顿及伙伴也就是“最后的罗马人”(Last of the Romans),像查士丁尼大帝与贝利萨留一样,中兴帝国,小说里的“基地”也就是东方的君士坦丁堡。

  从《基地》里可见两种面对历史危机的应对之法,一是建立社群,或许无法改变宏大的世界,但人可以改变自己所处的社群,在乱流里本自具足;进一步则是作为复兴的种子,扩及整个社会,也可以“去中心化”地说,若大家觉察到危机,每个人都在所属社群谋求应变之道,这些社群相加,也就是整个天下,每个社群的改变,能带动整个社会的改变。

  其次,则是怀抱对社会的爱与诚。在《基地》里有场著名对话,负责审查谢顿的官员认为他“骚扰了京畿的安宁”,质问他:“生活在银河各地的千兆子民,没有任何人能再活上100年。我们为何要关心三个世纪以后的事?”谢顿顿了顿首说:“我自己还剩不到五年的寿命,可是,我对未来关心至极。你可以说这是一种理想主义,也可以说我个人认同‘人类’这个神秘而抽象的概念。”以他无畏的道德精神与人格魅力,感染2万多名学者,自愿流放到银河帝国的边缘。


善败者不亡

  危机自古无处不在,如何应对危机是每个文明的必经之路,我想起中国的《汉书》尝言:“善败者不亡”。这句话从现代来看,似乎有点古怪,败与亡在现代汉语经常混合起来,组成“败亡”,失败之日,就离赶下历史舞台的日子近了,屡败之余怎么不灭亡呢?难道是曾国藩上呈朝廷“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的文字游戏?

  但在古典汉语里,语言是单音节的,“败”与“亡”是不同概念。“善败者不亡”,是指在失败之余能重整旗鼓,虽有损失,但根底还在,组织的核心元气犹存,每次失败都能汲取教训,东山再起。《汉书》所举例子,即是春秋晚期,楚国为吴国奇袭,首都郢被破,昭王出奔在外,但得到父老民心的支持,还有楚国忠臣申包胥感动了秦国发兵支援,最终成功复国。

  《汉书》所说的“善败者不亡”,就在于是否得民心。民心在,则虽然有挫折仍能克定,内有父老支持,外有忠臣死战,事犹可为。

  人心向背,从来是社会面对危机的关键因素。东亚现代化的先声明治维新,在象征明治维新开始的《五条御誓文》的第三条就说:“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人心不倦,是所有改革的先决条件。


肩负命运的历史心魂

  谈了许多面对历史危机之道,那什么是历史,历史对一般人有什么意义呢?首先,像德国诠释学家伽达玛尔所说:“人永远活在历史之中,而不能站到历史之外,吾人当下所使用的观念、语言、所承受的制度风尚,莫不是传统的传承的结果”(关子尹译),人无法摆脱历史以面对自己所处的境地。

  专攻马克思主义的波兰政治思想史家科拉科夫斯基就说:“我们学习历史,不是要知道如何行事或如何成功,而是要知道我们是谁。”

  历史是时间的产物,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就认为,历史的原始意义就是人存活当中,心智活动向时间维度的开展。这种心智活动有“非真实”与“真实”两种,前者使人“自我迷失”,后者则能“自我掌握”。

  “活在真实中”却是痛苦的,要打破种种习惯的舒适,抛掷到未知的恐惧里,海德格也说要打破“自我迷失”的困局,则人们必须以忧惧之心,把自己从安逸里抽离,置于“不自在”当中。

  “不自在”是理解历史的起点,达到“了解之同情”,才能了解我们的历史处境。面对历史洪流,狂喜与极悲都是不解的表现,通过极端的情绪麻醉自我罢了。作家梁文道就曾引述业师关子尹的观察,很欣赏德国学者佩里斯纳(Helmuth Plessner)的《笑与哭》,认为笑与哭这两种极端情绪表达形式,其实都是人类理性无能的反映。遇上不可解的荒诞,我们哈哈大笑;遇上避不了的痛楚,我们嚎啕大哭。可是哭笑毕竟不是常态,真正在人我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其实是微笑。

  基于佩里斯纳的论点,在笑与哭之外,梁文道认为“学习哲学,如果学到一个了知其局限的境界,知道命运的不可抗拒与理智的无能为力,我们或就能测量其间的鸿沟,越出情理之上。虽在人世,又与世间一切相隔,从容而有进退余裕,这是不是佛像脸上的微笑的意义呢?”

  面对哲学的困惑,微笑是通悟的果;但面对历史的悲剧、浩瀚的历史感,即便理解,也不容易生出微笑,或许更多的是苦笑。要掌握自己的历史,肩起历史的重担,哲学家劳思光(也是关子尹的老师、梁文道的师公)在《历史之惩罚》尝言:“人类欲改变其已有之遭遇,或创造某种较合理想之未来,亦必须寄望于一串活动之累积,而不可幻想某种恰如人意的外在改变。”

  这或许就是史学家陈寅恪所说的“了解之同情”,与经验历史的人同行,与他们同苦、同忧与同喜,负起历史的重担,才能恰如其分地理解,锤炼出肩负时代命运的历史心魂。


作者是旅居德国香港媒体人

Sunday, August 18, 2024

十二感官之高级感官:社交的需要

文章标题: 十二感官之高级感官:社交的需要
文章作者: 钟茜
发表日期: 2024年8月16日
发表媒体: 微信公众平台•华德福生活馆》


听觉

通过物质世界形成的声音形成我们的听觉。通过听觉我们感知发出声响的一切,包括嗓音和说话的声音。

对孩子而言,能够有机会去听各种物品、各种材料的声音很重要——这在将来,能够帮助孩子听出语言当中精细的差别。对于孩子来说,重要的是让他们自己去制造产生出声音,这样他们才能知道是什么在发出声响、什么材料发出什么声音、什么声音从哪里来。

在所有的感官里面,听觉是让我们与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最重要的感官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可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并不是失聪但是听力有一定的问题:有障碍地听让孩子看起来是很干扰的、妨碍的,因为他们不能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当听觉的问题解决了,孩子们通常可以表现出来与世界与他人联系在一起。
这点提醒我们:当我们发现孩子在家里和在学校有不一样的举止时,我们要去检查孩子的听力

在感受这个美好的世界时,听觉很重要的一个品质就是让我们与世界、与他人联系在一起。


语言觉

语言觉和听觉是不同的。通过语言觉我们感知别人通过语言的塑造、通过语音、语调所表达出来的情感

“聆听音乐”与“听别人说话”是不同的。
语言觉感知的并不是他人说话的内容,而是情感的传递和对氛围的感知,这种感知能力新生儿就已经具备。孩子们从感知及其回答中去学习来发展自己的语言觉。

语言觉不是单纯的语言或说话,我们在教孩子使用语言时,也不仅仅是教导孩子单纯地模仿我们所说的词汇,而是包括词汇所蕴含的情感、氛围。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正确反馈,发展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们知道同样一个句子在文字上没有区别,但是我们通过不同的语调、说话的方式可以改变句子的意义。

孩子们的语言觉会在第三年发展出来。语言觉的内容就是这样去感知在音调里面藏着的我们的感受、心情。


思想觉

使用思想觉我们感知物体和语言的概念和意义
我们或许选择某种语言来沟通,然而思想觉却并非是语言的,因为它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思想觉让我们透视别人的观念及想法

鲁道夫·施泰纳说:“拥有了思想觉之后,我们可以晋升到更高层的世界,在那里,人们以互助合作的方式相处。”
在人类世界里,思想是相通的,当思想披上了语言的外衣才会有了差异

我们要帮助孩子发展他们语言觉上的思想觉,就需要正常地使用语言。有良好的榜样,孩子们就能够自己学会语言中的概念和意义:
3岁的孩子就能够正确使用语法了;
4岁的孩子可以讲从句和复合句;
5、6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描述一些哲学性的思考了。


我们对于物体功能的感知使用的是我们的思想觉。我们要发展思想觉,就需要大量接触不同的物体
这也是许多教育机构经验得来的:一些实践的活动、与物品打交道这样的活动,可以发展孩子的语言觉和思想觉。
当孩子们语言觉和思想觉有缺失时,我们一般不会单纯在语言和思考里面做工作,而是从触觉开始做工作,发展语言觉和思想觉


自我觉

通过自我觉,我们能感知他人的个体特征;感知他人的语言风格;以及他人对于自我的表达。换言之,我们感知他人的自我,对于“他”的影响的外在表现。我们不能通过自我觉对他人的精神本质进行感知,而是感知他人精神本质的传达

要理解这个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如何辨识一个人”来举例子:
我们通过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字表达方式、绘画风格、作曲风格等等来辨识一个人……

当他人在表达自己的时候,自我觉让我们有这种能力进入到他人的最深处去感知。当自我觉这个感官出现问题时,我们对他人的个体有可能无法进行感知,比如,小孩子无法辨认自己的妈妈……
自我觉这个感官缺失的人无法区分人与人,我们称之为自我失语症

感知别人的自我时是一种认知过程;相反,对于自身的自我的体验则是一种意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