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I’ll take the bumpy road any day
文章作者:Geoff Tan
发表日期:2008年8月21日
发表媒体:《我报》My Paper
I do not think you’d disagree if I say our lives are made up of myriad unique experiences.
They are tightly woven together to form a tapestry that depicts the story of our lives.
However, not everyone would necessarily agree if I say that everything in life happens for a good reason.
For most of my life, I’ve had mixed feelings about this view, especially when I encounter stressful or depressing moments.
No doubt, it is difficult for many of us to look beyond a “bleak” situation to see the positive outcomes that may come out from it. We tend to take a blinkered view, and allow the emotions to overwhelm us.
These feelings could include the deep anguish we feel from a friend’s sudden death; the grievous hurt a loved one inflicts on us during a heated argument; the severe depression that comes after losing a job, and the helplessness that descends upon us after making a bad financial decision. The list goes on.
Despite these problems, some of us get better after a period of healing. Others never recover, and curse God for allowing calamities to befall them.
Still, no matter how horrible or unfair the situation may be, you will realize – upon quiet reflection – that you can overcome the obstacle only by “taking the bull by its horns”.
Suppose there are two stretches of roads before you. Which would you choose to travel? The smooth and straight – but dull and monotonous – one, or the winding and bumpy road that offers colourful and exciting views at the same time?
I’ll take the latter any time.
Similarly, the kinks that we encounter on our journeys through life have been placed there to test the limits of our spirit.
It baffles me whenever I hear about someone getting fired because of a mistake, without much thought or care on the management’s part.
Then, the company goes out to hire a fresh executive who may quickly make the very same mistake.
If the company had viewed the mistake as a valuable lesson for the executive, the experience he gained could have helped him improve in his job.
Whatever happens, cherish everyone you meet – they are the threads that would eventually become an intrinsic part of your life’s tapestry.
Most of them are there to serve a purpose. Sometimes, they are there to teach you a lesson, or to help you discover who you really are. Other times, they are there to inspire you to be the best that you can be.
Just like how every encounter is a valuable learning experience, regardless of whether it is a failure or success.
The writer is a senior vice-president of the SPH marketing division and the general manager of SPH NewMedia for Zapcode.
Life Study Resource 是 Life Study Blog 的支流,延续着“终身学习生命学问”的宗旨,主要是收集了一些资料,作为生命学问的参考资源。博客的中文名为《人文资源》,可分为“人”、“文”两部分:“人物素描”收集了古今中外的人物简介,“文以载道”则收集了一些刊登在媒体刊物的文章。
Thursday, August 21, 2008
Wednesday, August 6, 2008
引领你的一生
文章标题:引领你的一生
文章作者:李开复
发表日期:2007年10月30日
发表媒体:《开复和他的学生网》
前不久,我的同学兰迪•波许教授在我们的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做了一场风靡全美的讲座,题目是《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该讲座的视频在不同视频网站上被点播了上千万次。《华尔街日报》把这次讲座称为“一生难觅的最后的讲座”。在美国一些高校里,“最后的讲座”是著名教授退休前的最后一课。兰迪教授并没有准备退休,但是他患了胰腺癌,只剩下几个月的生命。这次讲座对他来说,竟真的是他一生中“最后的讲座”了。
我的亲友纷纷在电子邮件中向我推荐兰迪教授的此次讲座。我和女儿一起看了讲座的视频。看完后,我们感动地含着眼泪,同时又因为感悟和兴奋而相视一笑。我们像每一个听过讲座或看过讲座视频的人一样,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我经过电子邮件找到兰迪,他慷慨地答应让我们把他的视频加上中文字幕,并授权让我们把视频、讲稿和讨论放在“我学网”与中国的网友分享(查看下载兰迪教授的演讲视频及讲稿请点击这里)。
对这样一次出色的讲座,我的感触很深,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幽默、乐观、无惧
兰迪和我同年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博士班。在学校里我们交往并不深,但是他是我们那届最出风头的学生。他外向、健谈,幽默、有表演天才,还有很强的亲和力。在他的讲座里,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些特点。
虽然兰迪已经进入癌症末期,但他还是在讲座中保持着他惯有的幽默感。演讲开始时,他说:“癌症让我比你们身材更好。”他还开玩笑说:“临终的人常会在死前信奉宗教。我也是这样。前几天,我买了一台苹果电脑。(我现在信奉苹果教。)”
我们常说,乐观的人看到半杯水时,总会说杯子是“半满”而不是“半空”。乐观的兰迪教授甚至在杯中只剩一滴水时,也依然能看到那仅存于最后一滴水中的美,并因此而感恩。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乐观天性,他才能够在自己的生命结束前,留下这样一次“照亮他人”的“人生作品”。
兰迪说:“对于无法改变的事情,我们只能决定如何反应。我们不能改变手里的牌,但是可以决定如何出牌。”这充分体现出他乐观进取的心态和宽广的胸襟。我想,任何人如果有了这样的心态,无论是面对病痛的折磨还是人生的失意,他都能用一次次漂亮的出牌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
你的梦想,自己会来找你
兰迪教授此次讲座的主题是“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他谈到,小时候他的梦想是在嘉年华会上赢得超大型的动物玩偶,体验无重力的环境,参加全国橄榄球联盟的比赛,当星际迷航记中的库克船长,写一篇百科全书的文章,以及加入迪斯尼梦幻工程队设计迪斯尼乐园的云宵飞车。这些梦想看起来杂乱无章,但是,在那些纯真的孩子的心里,这些东西才是最真实,最不受外界影响的渴望。而对这些梦想的追寻就是follow your heart(追随真心)。
我和兰迪电子邮件交流中谈到今天许多年轻人把“财富”当作自己的梦想。他说:“只有极端缺乏想象力的人才会把财富当作自己的童年梦想。”何况,研究结果告诉我们追寻你真正的梦想反而比追逐财富可能得到更多财富。
兰迪教授感谢他的父母,因为是父母让他成为了一个心中有梦想的孩子,并给他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鼓励他尝试和创新,帮助他建立自信心。他的父母甚至让他在自己房间的墙壁上随意涂鸦。是他父母创造的良好环境让他的梦想得以清晰呈现,并在一生中不断督促、引导他前进。如果每个人都像兰迪那样从小心中有梦,那么“你的梦想,自己会来找你”。
令人惊讶也令人羡慕的是,兰迪这些儿时的梦想后来竟然大部分都实现了。其实,这些看似荒诞不羁的梦想反映了他潜意识中隐藏的人生理想,也折射出他特有的思维方式与个性特点。例如,写百科全书的梦想意味着他希望做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想体验无重力的环境体现他的好奇,为迪斯尼乐园设计云霄飞车的梦想代表了他对高科技的痴迷,而参加全国橄榄球联盟比赛的梦想则反映出他对团队、运动和竞争的兴趣。这些个性特质、思维方式和人生理想最终成就了今天的兰迪。
砖墙挡不住追梦人
在追寻梦想的途中,肯定会困难重重。兰迪教授在讲座中不止一次地使用一面咖啡色的砖墙来代表较难克服的困难。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这面墙常常挡在我们面前。但这面墙所能够挡住的其实是那些没有诚意的、不相信童年梦想的人!兰迪教授说:“这面墙让我们知道,为它后面的梦想而努力是值得的。这面墙迫使我们向自己证明,我们是多么渴望墙后面的宝藏——我们的梦想!”
兰迪教授认为,要得到砖墙后面的宝藏,你必须想尽办法,努力工作,还需要甘冒风险,克服自己的惰性,离开自己的“安乐窝”,积极主动地去争取和开拓。例如,当年轻的兰迪收到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据信时,他想尽办法安排了一次与卡内基•梅隆计算机系主任见面的机会,并当面说服了那位系主任,使之收回成命,录取了他。
兰迪教授的一个梦想是进入迪斯尼的梦幻工程队设计云霄飞车。虽然他多次收到迪斯尼公司寄给他的据信,但他没有气馁,并保留这些据信,用它们激励自己继续努力。终于有一次,兰迪在一个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后,一位梦幻工程队的工程师向他提问,兰迪是这么回答他的:“我很愿意回答你的问题,但我想先问你:明天可以和我一起共进午餐吗?”这一次午餐终于让梦幻工程队认识了兰迪,此后不久,他就得到了梦幻工程队的工作邀请。
兰迪只有一个梦想没有实现——他没能成为职业橄榄球运动员。但是他认为,从这个没有实现的梦想中得到的东西,可能比从已经实现的梦想中得到的还要多。他虽然没有成为职业球员,但是打球帮助他建立了信心,培养了努力的习惯,提高了团队合作的能力。对此,他总结说:“如果你非常想要某一样东西,而你努力过了却又没有得到它,那么你收获的就是宝贵的经验。 ”
最伟大的事:做老师,助人圆梦
如果完成梦想是重要的目标,那么,什么是伟大的目标呢?在兰迪看来,帮助别人完成梦想,做个助人圆梦者是真正伟大的目标。兰迪说:“年长之后,我发现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是唯一比实现自己梦想更有意义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往往是最好的“助人圆梦者”。兰迪教授特别感谢他的恩师引导他肩负起教育这个伟大的任务。他的恩师曾对他说: “你应该做教授。你是一个天生的推销员,任何一个得到你的公司都会利用你赚钱,不让你推销有价值的东西太可惜了。你还是做教授去推销教育吧!”
成为教授后,兰迪在卡内基•梅隆开了一个“圆梦”的课程,让各种科系的学生在一起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一项完成童年梦想的项目。为了这个做“圆梦者”的机会,他最后拒绝了梦幻工程队的邀请。为了长大后发现的新梦想,他放弃了儿时的梦想。但是,如果不是追逐儿时的梦想,他又怎么会找到长大后的新梦想呢?
在他的“圆梦”课程中,一批学生只用了两个星期就完成了一般团队要做一个学期的项目。对此,兰迪倍感惊讶,但他只是对学生们说:“你们做的不错,但是我知道,你们可以做得更好。”有这样的老师,学生不但可以实现梦想,甚至可能超越梦想。
我曾经雇用过一名兰迪的学生。他对我说:“兰迪是我所见过的老师里面最有激情的,他能够用生动有趣的例子解释复杂的科技。更重要的是,他真的在乎他的学生,他希望他们能发挥他们的潜力,实现他们的梦想。”
心存感激,心存包容
兰迪有一颗感恩的心。他劝我们随时心存感激,多想别人,少想自己。他在讲座中说,昨天是他妻子的生日,为了准备此次讲座,他没有好好替妻子过生日。随后,他当场推出了一个大蛋糕,请他妻子上台,亲自唱“祝你生日快乐”,以此来表示对妻子的感谢。
他对他的恩师也心存感激。他记得,当他是一个不讨人喜欢又自以为是的本科生的时候,他的恩师利用和他散步的机会,亲切地搂着他肩膀说:“兰迪,你很有才华,可是有人觉得你很傲慢。这真遗憾,因为这样会限制你的发展。”这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
此后,在兰迪的工作和生活中,他不但处处心存感激,而且善于包容他人。他说如果不是当时老师包容他,耐心地劝他,而只是批评他,他的傲慢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改过来。有些人让你生气,但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就总能发现他们性格中闪光的地方。他说:“如果你对某个人有意见,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在这里,包容是感恩的第一步。
兰迪教授的感恩之心,以及他的真诚打动了他周围的人。我的一位朋友参加了那次讲座,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成年人在一起失控并痛哭。连我们最严肃的校长和一位最严厉的教授都被他打动而失声落泪。”我的朋友还说,兰迪曾经花很多时间帮助少数民族,资助贫困的亚洲国家的教育,希望给更多的人实现梦想的机会。
引领你的一生
关于此次讲座,兰迪教授有两个结论:
第一:“今天的演讲不是讲如何实现你的梦想,而是如何引领你的一生(lead your life)。如果你正确引领你的一生,因缘自会带来一切你所应得的。”
我认为“lead your life”这句话既简短有力又意味深长。“lead your life”而不是“live your life”,也就是说,不要只“过一生”,而是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着、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一生。如果你做到了这些,因缘会给你一切你所应得的。
孔子说: “未知生,焉知死 。” 而兰迪仿佛想通过他的“最后的讲座”告诉我们:“如果你尽力地去实现你的梦想,那你才是真正地生活过了。对一个曾经真正生活过的人,死亡是一点也不可怕的。”
第二:“今天的讲座其实不是为你,而是为了我的孩子。”
这是多么珍贵的遗产呀!我相信他的三个孩子会依据他“最后的讲座”来引领他们的一生。我也相信,经过互联网的传播,更多的孩子会因为看过兰迪的“最后的讲座”,而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和更加精彩的一生。
我十一岁的女儿看完“最后的讲座”后告诉我:“我要写下我童年的梦想。”我拍拍她的头,赞赏她的计划。她又说:“我可以去画我房间的墙壁吗?”我提醒她:“你小时候画的还不够吗?”她吐吐舌头说:“我知道。谢谢你以前让我画。”
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和兰迪的孩子一样,用梦想引领他们的一生。
注:本文已在《读者》原创2007年12期发表,地址:http://www.duzhe.com/yc-wqyd/yc_wqyd/20071129111630.htm;其他纸媒如需转载,请与《读者》联系.
李开复: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曾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博士学位。
文章作者:李开复
发表日期:2007年10月30日
发表媒体:《开复和他的学生网》
前不久,我的同学兰迪•波许教授在我们的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做了一场风靡全美的讲座,题目是《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该讲座的视频在不同视频网站上被点播了上千万次。《华尔街日报》把这次讲座称为“一生难觅的最后的讲座”。在美国一些高校里,“最后的讲座”是著名教授退休前的最后一课。兰迪教授并没有准备退休,但是他患了胰腺癌,只剩下几个月的生命。这次讲座对他来说,竟真的是他一生中“最后的讲座”了。
我的亲友纷纷在电子邮件中向我推荐兰迪教授的此次讲座。我和女儿一起看了讲座的视频。看完后,我们感动地含着眼泪,同时又因为感悟和兴奋而相视一笑。我们像每一个听过讲座或看过讲座视频的人一样,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我经过电子邮件找到兰迪,他慷慨地答应让我们把他的视频加上中文字幕,并授权让我们把视频、讲稿和讨论放在“我学网”与中国的网友分享(查看下载兰迪教授的演讲视频及讲稿请点击这里)。
对这样一次出色的讲座,我的感触很深,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幽默、乐观、无惧
兰迪和我同年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博士班。在学校里我们交往并不深,但是他是我们那届最出风头的学生。他外向、健谈,幽默、有表演天才,还有很强的亲和力。在他的讲座里,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些特点。
虽然兰迪已经进入癌症末期,但他还是在讲座中保持着他惯有的幽默感。演讲开始时,他说:“癌症让我比你们身材更好。”他还开玩笑说:“临终的人常会在死前信奉宗教。我也是这样。前几天,我买了一台苹果电脑。(我现在信奉苹果教。)”
我们常说,乐观的人看到半杯水时,总会说杯子是“半满”而不是“半空”。乐观的兰迪教授甚至在杯中只剩一滴水时,也依然能看到那仅存于最后一滴水中的美,并因此而感恩。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乐观天性,他才能够在自己的生命结束前,留下这样一次“照亮他人”的“人生作品”。
兰迪说:“对于无法改变的事情,我们只能决定如何反应。我们不能改变手里的牌,但是可以决定如何出牌。”这充分体现出他乐观进取的心态和宽广的胸襟。我想,任何人如果有了这样的心态,无论是面对病痛的折磨还是人生的失意,他都能用一次次漂亮的出牌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
兰迪幽默的最后一课。有些人说他像金凯利。
你的梦想,自己会来找你
兰迪教授此次讲座的主题是“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他谈到,小时候他的梦想是在嘉年华会上赢得超大型的动物玩偶,体验无重力的环境,参加全国橄榄球联盟的比赛,当星际迷航记中的库克船长,写一篇百科全书的文章,以及加入迪斯尼梦幻工程队设计迪斯尼乐园的云宵飞车。这些梦想看起来杂乱无章,但是,在那些纯真的孩子的心里,这些东西才是最真实,最不受外界影响的渴望。而对这些梦想的追寻就是follow your heart(追随真心)。
我和兰迪电子邮件交流中谈到今天许多年轻人把“财富”当作自己的梦想。他说:“只有极端缺乏想象力的人才会把财富当作自己的童年梦想。”何况,研究结果告诉我们追寻你真正的梦想反而比追逐财富可能得到更多财富。
兰迪教授感谢他的父母,因为是父母让他成为了一个心中有梦想的孩子,并给他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鼓励他尝试和创新,帮助他建立自信心。他的父母甚至让他在自己房间的墙壁上随意涂鸦。是他父母创造的良好环境让他的梦想得以清晰呈现,并在一生中不断督促、引导他前进。如果每个人都像兰迪那样从小心中有梦,那么“你的梦想,自己会来找你”。
令人惊讶也令人羡慕的是,兰迪这些儿时的梦想后来竟然大部分都实现了。其实,这些看似荒诞不羁的梦想反映了他潜意识中隐藏的人生理想,也折射出他特有的思维方式与个性特点。例如,写百科全书的梦想意味着他希望做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想体验无重力的环境体现他的好奇,为迪斯尼乐园设计云霄飞车的梦想代表了他对高科技的痴迷,而参加全国橄榄球联盟比赛的梦想则反映出他对团队、运动和竞争的兴趣。这些个性特质、思维方式和人生理想最终成就了今天的兰迪。
兰迪在讲座中把他赢的超大动物玩偶搬上讲台,并赠送给观众。
兰迪小时候的卧室。父母让他在墙上涂鸦。
砖墙挡不住追梦人
在追寻梦想的途中,肯定会困难重重。兰迪教授在讲座中不止一次地使用一面咖啡色的砖墙来代表较难克服的困难。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这面墙常常挡在我们面前。但这面墙所能够挡住的其实是那些没有诚意的、不相信童年梦想的人!兰迪教授说:“这面墙让我们知道,为它后面的梦想而努力是值得的。这面墙迫使我们向自己证明,我们是多么渴望墙后面的宝藏——我们的梦想!”
兰迪教授认为,要得到砖墙后面的宝藏,你必须想尽办法,努力工作,还需要甘冒风险,克服自己的惰性,离开自己的“安乐窝”,积极主动地去争取和开拓。例如,当年轻的兰迪收到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据信时,他想尽办法安排了一次与卡内基•梅隆计算机系主任见面的机会,并当面说服了那位系主任,使之收回成命,录取了他。
兰迪教授的一个梦想是进入迪斯尼的梦幻工程队设计云霄飞车。虽然他多次收到迪斯尼公司寄给他的据信,但他没有气馁,并保留这些据信,用它们激励自己继续努力。终于有一次,兰迪在一个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后,一位梦幻工程队的工程师向他提问,兰迪是这么回答他的:“我很愿意回答你的问题,但我想先问你:明天可以和我一起共进午餐吗?”这一次午餐终于让梦幻工程队认识了兰迪,此后不久,他就得到了梦幻工程队的工作邀请。
兰迪只有一个梦想没有实现——他没能成为职业橄榄球运动员。但是他认为,从这个没有实现的梦想中得到的东西,可能比从已经实现的梦想中得到的还要多。他虽然没有成为职业球员,但是打球帮助他建立了信心,培养了努力的习惯,提高了团队合作的能力。对此,他总结说:“如果你非常想要某一样东西,而你努力过了却又没有得到它,那么你收获的就是宝贵的经验。 ”
兰迪演讲中屡次出现的砖墙。
匹茨堡职业橄榄球队教练听了兰迪的演讲后,特别请他参加球队的排练,
帮助兰迪圆最后一个未完成的童年梦想。
帮助兰迪圆最后一个未完成的童年梦想。
最伟大的事:做老师,助人圆梦
如果完成梦想是重要的目标,那么,什么是伟大的目标呢?在兰迪看来,帮助别人完成梦想,做个助人圆梦者是真正伟大的目标。兰迪说:“年长之后,我发现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是唯一比实现自己梦想更有意义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往往是最好的“助人圆梦者”。兰迪教授特别感谢他的恩师引导他肩负起教育这个伟大的任务。他的恩师曾对他说: “你应该做教授。你是一个天生的推销员,任何一个得到你的公司都会利用你赚钱,不让你推销有价值的东西太可惜了。你还是做教授去推销教育吧!”
成为教授后,兰迪在卡内基•梅隆开了一个“圆梦”的课程,让各种科系的学生在一起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一项完成童年梦想的项目。为了这个做“圆梦者”的机会,他最后拒绝了梦幻工程队的邀请。为了长大后发现的新梦想,他放弃了儿时的梦想。但是,如果不是追逐儿时的梦想,他又怎么会找到长大后的新梦想呢?
在他的“圆梦”课程中,一批学生只用了两个星期就完成了一般团队要做一个学期的项目。对此,兰迪倍感惊讶,但他只是对学生们说:“你们做的不错,但是我知道,你们可以做得更好。”有这样的老师,学生不但可以实现梦想,甚至可能超越梦想。
我曾经雇用过一名兰迪的学生。他对我说:“兰迪是我所见过的老师里面最有激情的,他能够用生动有趣的例子解释复杂的科技。更重要的是,他真的在乎他的学生,他希望他们能发挥他们的潜力,实现他们的梦想。”
卡内基•梅隆学生排队参观兰迪“圆梦”课程项目的演示。
心存感激,心存包容
兰迪有一颗感恩的心。他劝我们随时心存感激,多想别人,少想自己。他在讲座中说,昨天是他妻子的生日,为了准备此次讲座,他没有好好替妻子过生日。随后,他当场推出了一个大蛋糕,请他妻子上台,亲自唱“祝你生日快乐”,以此来表示对妻子的感谢。
他对他的恩师也心存感激。他记得,当他是一个不讨人喜欢又自以为是的本科生的时候,他的恩师利用和他散步的机会,亲切地搂着他肩膀说:“兰迪,你很有才华,可是有人觉得你很傲慢。这真遗憾,因为这样会限制你的发展。”这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
此后,在兰迪的工作和生活中,他不但处处心存感激,而且善于包容他人。他说如果不是当时老师包容他,耐心地劝他,而只是批评他,他的傲慢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改过来。有些人让你生气,但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就总能发现他们性格中闪光的地方。他说:“如果你对某个人有意见,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在这里,包容是感恩的第一步。
兰迪教授的感恩之心,以及他的真诚打动了他周围的人。我的一位朋友参加了那次讲座,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成年人在一起失控并痛哭。连我们最严肃的校长和一位最严厉的教授都被他打动而失声落泪。”我的朋友还说,兰迪曾经花很多时间帮助少数民族,资助贫困的亚洲国家的教育,希望给更多的人实现梦想的机会。
兰迪在演讲中推出给他妻子的生日蛋糕。
引领你的一生
关于此次讲座,兰迪教授有两个结论:
第一:“今天的演讲不是讲如何实现你的梦想,而是如何引领你的一生(lead your life)。如果你正确引领你的一生,因缘自会带来一切你所应得的。”
我认为“lead your life”这句话既简短有力又意味深长。“lead your life”而不是“live your life”,也就是说,不要只“过一生”,而是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着、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一生。如果你做到了这些,因缘会给你一切你所应得的。
孔子说: “未知生,焉知死 。” 而兰迪仿佛想通过他的“最后的讲座”告诉我们:“如果你尽力地去实现你的梦想,那你才是真正地生活过了。对一个曾经真正生活过的人,死亡是一点也不可怕的。”
第二:“今天的讲座其实不是为你,而是为了我的孩子。”
这是多么珍贵的遗产呀!我相信他的三个孩子会依据他“最后的讲座”来引领他们的一生。我也相信,经过互联网的传播,更多的孩子会因为看过兰迪的“最后的讲座”,而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和更加精彩的一生。
我十一岁的女儿看完“最后的讲座”后告诉我:“我要写下我童年的梦想。”我拍拍她的头,赞赏她的计划。她又说:“我可以去画我房间的墙壁吗?”我提醒她:“你小时候画的还不够吗?”她吐吐舌头说:“我知道。谢谢你以前让我画。”
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和兰迪的孩子一样,用梦想引领他们的一生。
兰迪和他的三个可爱孩子。
注:本文已在《读者》原创2007年12期发表,地址:http://www.duzhe.com/yc-wqyd/yc_wqyd/20071129111630.htm;其他纸媒如需转载,请与《读者》联系.
李开复: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曾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博士学位。
Saturday, August 2, 2008
美国教授“最后一课”感动千万人
文章标题:美国教授“最后一课”感动千万人
文章作者:早报记者
发表日期:2008年7月27日
发表媒体:《联合早报》
(华盛顿综合电)美国一名电脑系教授兰迪•波许在获知自己患上末期癌症几周后,发表了励志感人的讲座“最后一课”,因而举世闻名。他所任教的卡耐基•梅隆大学说,波许星期五在维吉尼亚州的家中,因胰脏癌并发症而逝世,终年47岁。
医生在去年8月诊断他只剩下6个月的性命,不过,他却比医生所预测的多活了5个月。
波许(Randy Pausch)从1997年起,就在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担任电脑科学系讲师。他也是虚拟科技的先锋,并且还撰写了世界百科全书的“虚拟科技”条目。
波许去年9月18日,在获知自己患上末期胰脏癌,生命只剩下几个月之际,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发表了“最后一课”的讲座。
卡耐基•梅隆大学时常会邀请校内教授,针对如果只能讲最后一堂课,要把什么智慧留给世人的课题发表演讲。波许接下任务后不久,才获知自己患上了重病。
面对400名学生、同事及朋友,波许在讲座上侃侃而谈他所学习到的人生哲理。他原本是希望,把演讲录下来留给3名年幼的孩子日后观看,作为他们人生的指引。没想到演讲录像被刊登在网上,吸引了大批人浏览。
截至星期五为止,单单是YouTube视频的点击率就有320万人次。卡耐基•梅隆大学说,目前已有好几千万人在网上观看了波许的演讲。
波许在全长76分钟的演讲中,以积极语调及幽默的言语谈及自己童年时的梦想,包括撰写世界百科全书中的条目、体验没有地心吸力的环境及成为国际美式橄榄球联盟的球员。这些梦想大多数都实现了,不过,无法实现的梦想却让他学习到更多。
波许在高中时是学校的美式橄榄球球员。他说,尽管自己最后无法加入国际美式橄榄球联盟,他却从球场上学会了如何接受批评。
波许的感人演讲过后被写成同名书籍。该书翻译成30多种语言,高居全球畅销书籍排行榜榜首。
波许在书中结尾时,似乎想尽量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一一传授给孩子。他想传达的包括: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职业不分贵贱以及要永远说真话等。
波许也继承了母亲的幽默感。书中谈到他在考取博士学位后,母亲把他介绍给别人时,总爱说:“这是我的儿子,他是一名医生,但却不是帮助病人的那种医生。”
不过,《最后一课》其实并非完全出自波许之手。由于他想把生命最后一程的时间都留给家人,因此聘请了《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扎斯洛帮他撰写部分内容。波许每次在骑脚踏车健身途中,都会和扎斯洛通电话,以讨论著作。此书就是在波许50几次的骑车过程中完成的。
扎斯洛在接受《洛杉矶时报》访问时说:“那次的演讲让他闻名世界。这本书就好像一个公开的秘密,让人看到他如何鼓励同事及学生继续完成伟大的事迹。由于他演讲时的真挚,因此让许多人大受感动。”
波许在演讲开始时,向全场展示了他身体的电脑扫描,并且指出肝脏肿瘤的位置。
他说:“我就快死了,但是我从来没有感觉那么棒。”接着,他便在众人面前,开始做单手俯卧撑。
他在同家人渡过的最后一次万圣节中,带领妻子及3名子女打扮成卡通人物“超人特工队”的队员,一直快乐地走完他的人生之路。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们无法改变命运,只能决定要如何过日子。”
卡耐基•梅隆大学在发表的声明中说,波许想通过演讲,呼吁所有认识他的人在他死后“继续前进,做伟大的事”。
文章作者:早报记者
发表日期:2008年7月27日
发表媒体:《联合早报》
(华盛顿综合电)美国一名电脑系教授兰迪•波许在获知自己患上末期癌症几周后,发表了励志感人的讲座“最后一课”,因而举世闻名。他所任教的卡耐基•梅隆大学说,波许星期五在维吉尼亚州的家中,因胰脏癌并发症而逝世,终年47岁。
医生在去年8月诊断他只剩下6个月的性命,不过,他却比医生所预测的多活了5个月。
波许(Randy Pausch)从1997年起,就在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担任电脑科学系讲师。他也是虚拟科技的先锋,并且还撰写了世界百科全书的“虚拟科技”条目。
波许去年9月18日,在获知自己患上末期胰脏癌,生命只剩下几个月之际,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发表了“最后一课”的讲座。
卡耐基•梅隆大学时常会邀请校内教授,针对如果只能讲最后一堂课,要把什么智慧留给世人的课题发表演讲。波许接下任务后不久,才获知自己患上了重病。
面对400名学生、同事及朋友,波许在讲座上侃侃而谈他所学习到的人生哲理。他原本是希望,把演讲录下来留给3名年幼的孩子日后观看,作为他们人生的指引。没想到演讲录像被刊登在网上,吸引了大批人浏览。
截至星期五为止,单单是YouTube视频的点击率就有320万人次。卡耐基•梅隆大学说,目前已有好几千万人在网上观看了波许的演讲。
波许在全长76分钟的演讲中,以积极语调及幽默的言语谈及自己童年时的梦想,包括撰写世界百科全书中的条目、体验没有地心吸力的环境及成为国际美式橄榄球联盟的球员。这些梦想大多数都实现了,不过,无法实现的梦想却让他学习到更多。
波许在高中时是学校的美式橄榄球球员。他说,尽管自己最后无法加入国际美式橄榄球联盟,他却从球场上学会了如何接受批评。
波许的感人演讲过后被写成同名书籍。该书翻译成30多种语言,高居全球畅销书籍排行榜榜首。
波许在书中结尾时,似乎想尽量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一一传授给孩子。他想传达的包括: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职业不分贵贱以及要永远说真话等。
波许也继承了母亲的幽默感。书中谈到他在考取博士学位后,母亲把他介绍给别人时,总爱说:“这是我的儿子,他是一名医生,但却不是帮助病人的那种医生。”
不过,《最后一课》其实并非完全出自波许之手。由于他想把生命最后一程的时间都留给家人,因此聘请了《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扎斯洛帮他撰写部分内容。波许每次在骑脚踏车健身途中,都会和扎斯洛通电话,以讨论著作。此书就是在波许50几次的骑车过程中完成的。
扎斯洛在接受《洛杉矶时报》访问时说:“那次的演讲让他闻名世界。这本书就好像一个公开的秘密,让人看到他如何鼓励同事及学生继续完成伟大的事迹。由于他演讲时的真挚,因此让许多人大受感动。”
波许在演讲开始时,向全场展示了他身体的电脑扫描,并且指出肝脏肿瘤的位置。
他说:“我就快死了,但是我从来没有感觉那么棒。”接着,他便在众人面前,开始做单手俯卧撑。
他在同家人渡过的最后一次万圣节中,带领妻子及3名子女打扮成卡通人物“超人特工队”的队员,一直快乐地走完他的人生之路。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们无法改变命运,只能决定要如何过日子。”
卡耐基•梅隆大学在发表的声明中说,波许想通过演讲,呼吁所有认识他的人在他死后“继续前进,做伟大的事”。
Friday, August 1, 2008
Spending too much time in office?
文章标题:Spending too much time in office? Read this
文章作者:Geoff Tan
发表日期:2008年7月31日
发表媒体:《我报》My Paper
Have you ever wondered why we tend to be more polite with total strangers than we are with our own family?
Think back the last time you accidentally bumped into a passer-by. I wouldn’t be surprised if you had said something like, “I’m sorry, please excuse me.”
Now think back to the time when you accidentally collided into your child at home. I wouldn’t be surprised at all if you had sternly retorted with “Can’t you see where you’re going?”
If you’re saying to yourself, “Yeah, it’s true”, you’re not alone.
When someone spoke to me about this recently, I had to sheepishly admit to him that I am one of those who are “guilty as charged”.
It would seem at first that these reactions are totally normal, but you need only look a sliver below the surface to realize that if we can be so polite to people we don’t even know, how much more we should be considerate and show courtesy to the people who are closest to us.
But why do we react the way we do? Is it familiarity that breeds contempt? Is it an ingrained unconscious habit to take things too much for granted at home? Or is it just something that’s intrinsic in our culture?
Think about this too: We pour ourselves into work so passionately that it often exceeds the enthusiasm and dedication which we are prepared to shower upon our families.
In the same breath, we readily acknowledge the fact that if we die tomorrow, the company we work for could easily replace us in a matter of days. But the family we leave behind will feel the loss for their lives.
In spite of this, many of us continue to partake in such “unwise investments” which invariably yield poor rates of return.
I know of people in my office who spend so much time at work that they jest about knowing more about their fellow colleagues than their own spouse and kids.
For me, this is no laughing matter.
Here’s a story I heard some years ago:
A professor stood before his philosophy class with some items in front of him.
When the class began, he picked up a very large and empty glass jar and proceeded to fill it with golf balls. He then asked the students if the jar was full. They agreed that it was.
The processor then picked up a box of pebbles and poured them into the jar. He shook the jar lightly. The pebbles rolled into the open areas between the golf balls. He then asked the students again if the jar was full. They agreed it was.
The professor next picked up a box of sand and poured it into the jar. Of course, the sand filled up everything else. He asked once more if the jar was full. The students responded with a unanimous “yes”.
The professor then produced two cans of beer from under the table and poured the entire contents into the jar, effectively filling the empty space between the sand. The students laughed.
“Now,” said the professor. “I want you to recognize that this jar represents your life. The golf balls represent the important things – your family, your health, your children, your friends, your passions – the kind of stuff that if all else was lost and only these remained, your life would still be full.
“The pebbles are the other things that matter, like your job, your house, your car.
“The sand is everything else – the small stuff.
“If you put the sand into the jar first, there will be no room for the pebbles or the golf balls.”
You know, the same goes for life.
If you spend all your time and energy on the small things, you will never have room for the things that are important to you.
Pay attention to the elements that are critical to your happiness. Play with your children. Set aside time for your medical check-ups. Help out at a charitable institution. Take your spouse out to dinner.
Don’t worry. There will always be time to clean the house and fix the hinge on that cupboard door.
Take care of the golf balls first; the rest is just sand.
The writer is a senior vice-president of the SPH marketing division and the general manager of SPH NewMedia for Zapcode.
文章作者:Geoff Tan
发表日期:2008年7月31日
发表媒体:《我报》My Paper
Have you ever wondered why we tend to be more polite with total strangers than we are with our own family?
Think back the last time you accidentally bumped into a passer-by. I wouldn’t be surprised if you had said something like, “I’m sorry, please excuse me.”
Now think back to the time when you accidentally collided into your child at home. I wouldn’t be surprised at all if you had sternly retorted with “Can’t you see where you’re going?”
If you’re saying to yourself, “Yeah, it’s true”, you’re not alone.
When someone spoke to me about this recently, I had to sheepishly admit to him that I am one of those who are “guilty as charged”.
It would seem at first that these reactions are totally normal, but you need only look a sliver below the surface to realize that if we can be so polite to people we don’t even know, how much more we should be considerate and show courtesy to the people who are closest to us.
But why do we react the way we do? Is it familiarity that breeds contempt? Is it an ingrained unconscious habit to take things too much for granted at home? Or is it just something that’s intrinsic in our culture?
Think about this too: We pour ourselves into work so passionately that it often exceeds the enthusiasm and dedication which we are prepared to shower upon our families.
In the same breath, we readily acknowledge the fact that if we die tomorrow, the company we work for could easily replace us in a matter of days. But the family we leave behind will feel the loss for their lives.
In spite of this, many of us continue to partake in such “unwise investments” which invariably yield poor rates of return.
I know of people in my office who spend so much time at work that they jest about knowing more about their fellow colleagues than their own spouse and kids.
For me, this is no laughing matter.
Here’s a story I heard some years ago:
A professor stood before his philosophy class with some items in front of him.
When the class began, he picked up a very large and empty glass jar and proceeded to fill it with golf balls. He then asked the students if the jar was full. They agreed that it was.
The processor then picked up a box of pebbles and poured them into the jar. He shook the jar lightly. The pebbles rolled into the open areas between the golf balls. He then asked the students again if the jar was full. They agreed it was.
The professor next picked up a box of sand and poured it into the jar. Of course, the sand filled up everything else. He asked once more if the jar was full. The students responded with a unanimous “yes”.
The professor then produced two cans of beer from under the table and poured the entire contents into the jar, effectively filling the empty space between the sand. The students laughed.
“Now,” said the professor. “I want you to recognize that this jar represents your life. The golf balls represent the important things – your family, your health, your children, your friends, your passions – the kind of stuff that if all else was lost and only these remained, your life would still be full.
“The pebbles are the other things that matter, like your job, your house, your car.
“The sand is everything else – the small stuff.
“If you put the sand into the jar first, there will be no room for the pebbles or the golf balls.”
You know, the same goes for life.
If you spend all your time and energy on the small things, you will never have room for the things that are important to you.
Pay attention to the elements that are critical to your happiness. Play with your children. Set aside time for your medical check-ups. Help out at a charitable institution. Take your spouse out to dinner.
Don’t worry. There will always be time to clean the house and fix the hinge on that cupboard door.
Take care of the golf balls first; the rest is just sand.
The writer is a senior vice-president of the SPH marketing division and the general manager of SPH NewMedia for Zapcode.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