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香港困局,如何解救?
文章作者:霍韬晦
发表日期:2013年6月12日
发表媒体:《联合早报•言论》
香港,回归16年,为什么每况愈下?
竞争力、居民平均收入、住屋环境、机场、港口、甚至大学,在全球排名都持续下降,全部均被竞争对手新加坡超过。诚然,排名并非最重要,但若全部下跌,则是危机讯号,代表香港全线动摇,不只影响香港声誉,对中国更是沉重打击。
犹记当年,回归之初,许多人都担心香港能否保持繁荣?但中国官员发出豪言壮语说:“英国人能,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又说要在全国各地多造若干个香港。现在看起来,空言没有兑现,香港反而变成烫手山芋。
没有治港人才,管治班子一届不如一届。面对危机,政府一筹莫展。市民失望之余,就会以行动来宣泄不满。你可以说这是政客挑拨,乘乱取利;或有境外势力在幕后操纵,目的就是搞臭香港。但自己没有能力化解,长期陷于被动,拿不出有效办法,坐看危城,则是政府最大的失策。
如今,香港的政党政治一片混乱,不断争吵,不断内耗,不断分化,不断制造矛盾,不断拋出新议题,结果正经的事没有做,实事没有做,长远发展的蓝图没有做,香港和中国、世界的关系没有理顺,教育赶不上,前景看不清,年轻一代觉得没有希望……这样下去怎么办呢?香港经济目前只靠金融和房地产支撑,但事实上,西方的金融制度已经濒临崩溃,量寛政策只能止渴一时,经济问题并未解决;香港房地产表面兴旺,实际上已至尽头。夕阳余晖,还能多久?
文化断裂,历史失忆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最可怕的是人心。由于长期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的缺失,功利主义一支独秀,使香港人都变得非常功利,又受西方自由主义人权、民主观念的影响,使个人选择合理化,甚至神圣化,将之奉为至高无上的价值,而不知这是西方为维护其资本主义而发展出来的一套话语,在政客的宣传之下我们逐渐失去了深入其中和辨别其利害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香港人和传统切割,失去了传统的滋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人虽然生活困苦,难民众多,但大家都能发挥互助互爱的精神,相濡以沫,一起拼搏。所谓狮子山下,尚有珍惜,尚有温暖。但现在呢?所有这些传统的价值观念,已被讥为老土,人人都为了自己利益,而不惜撕裂亲情、人情、友情、爱情,何况国家、民族、历史、文化之情?现在的香港青年,根本不知历史文化为何物?何况孔子、历代圣贤?根据最近浸会大学的一项调查,探讨香港市民的身份认同,结果只有四成市民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但在学生群中,却没有一人肯承认。这说明什么?说明香港人的心灵与中国距离之远。香港是香港,中国是中国,为什么要关心中国呢?不如退回来关心自己好了。这是典型的犬儒心态,不但狭隘,而且畏缩,心灵闭锁,难怪最近香港人还为应否爱国而争吵。
回顾历史,香港人从来爱国。自殖民地时代始,即有革命志士在此奋斗、牺牲,如孙中山、杨衢云、谢缵泰、陈少白……香港商人李纪堂、李煜堂等亦大力捐资支持。此后每当国难,香港人必以行动表态:革命、抗日、集会、账灾、救援……从不后人。香港和中国根本就是血脉相连,从未有人怀疑过自己的身份,为什么现在要和中国切割呢?
爱国并非爱政权,而是爱文化,爱历史,尊敬前贤的无私风范,继承他们的付出和贡献,明白古人之心,振奋自己之心。我相信为政者亦如是,他们的初衷也是爱国,只是立场不同,所以承担有别。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起伏、无数灾难、无数考验,总有人前仆后继。为什么?因为有前贤教导的“浩然之气”,通过立志,通过性情,通过觉醒,通过行动而有所奋发。孟子所谓“集义所生”,生命便会愈来愈坚强,而不会找借口退缩。
回到今日,批评政府的声音很多,批评中国现状不合理的话语很多,批评《基本法》不完善、“一国两制”理念矛盾、缺少操作方案的意见也很多,但若知这些都是中国经历百年屈辱,再重新站起来的一段过程,就知道有些代价必须偿付。邓小平说,“摸着石头过河”,可见当时心中没有底。开放改革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但具体方案就在“摸”。邓小平的态度非常务实,所以今天的中国政府也会很小心。香港人应该本着过去的爱国精神,与中国同赴21世纪的新战场;发挥前沿作用,不要再被西方的旧帝国围困。
心不定,便会随风幡转动
我并非鼓吹与西方对立,更非主张中国霸权,而是在回到世界舞台的时候,港人先要知道自己的使命,不亢不卑,这样才能站稳,并赢得别人的尊重。
要做到这一步,港人就要知道自己是谁?在国际的博奕中,一方面务实,一方面显示胸襟气象。在举世人性丑陋、道德败坏的时候,中国若能率先复兴中国孔子的人文主义、性情文化,以对照西方的人文主义的颓败,必然是历史之伟业,人类的自救之道。
香港人,能参与这一伟业吗?放下成见,深入中国文化的内核和发展过程,知道当前危机的来龙去脉,才能走出困局,知道该站在哪里,也才能发现更高和更该为的价值,走出困局,有所承担。
人生苦短,意义难知。在作出抉择之前,不妨先读书,先好好研究。若心不定,便会随风幡转动。
作者是东亚人文研究所所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