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青年人——东西方的桥梁,历史的转捩点
文章作者: 王乙康
发表日期: 2023年11月22日
发表媒体: 《联合早报•言论》
今天的议题是个重要的议题,我也可以缅怀一下我自己的青春。
关于时下的青年,无论在中国或新加坡,大家都在归纳他们的时代特点。
青年人是“数码原住民”,无论生活在哪一个国家或城市,在线上能通达四方,刷一刷就能知道天下事。因此,他们关心的课题更广泛,也跨越了国界——包括心理健康、气候变化、贫富悬殊以及社会公义之类的课题。
尽管如此,至少在亚洲,我相信青年人最关切的还是最实际的事物,像衣食住行。他们深知前面的道路充满挑战,世界更“卷”了,竞争更为激烈。他们得争取工作、争取表现、争取机会。在新加坡,我看青年人最担心的应该是生活费上涨,几时可以拥有自己的房产,安身立命。
在中国,我相信青年人目前最关心的应该是就业机会。中国每年都会有大约1000万名应届毕业生投入职场。人才库庞大是个经济优势,但也是个挑战。由于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增长缓慢,待业和失业的青年在就业方面就承受了巨大压力。无业就成了“近忧”,而能不能付得起住房则是“远虑”。因此,“内卷”更厉害了。另一种反应就是干脆躺平。
今天,我要提出的观点是:中国和新加坡的青年正处在世界历史的关键时刻,如果国家方向正确,领导层施行政策得当,而青年具备时代所需要的条件,肯定是未来可期。青年最要做的,是装备自己,把握当下。
三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在不同时空里,都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重要历史时刻,我来举三个例子。
第一,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数十年,是美国现代史上一段特殊的时期。同盟国取得胜利后,世界恢复了和平,欧洲被削弱,而殖民主义式微。美国当时的人口年轻,但他们肩负重任:须要从战时经济,过渡到和平经济。美国须要协助欧洲重建,并且制定一个全新、稳定的世界秩序。对外,美国与苏联的关系开始紧张:对内,社会经历着民权运动的斗争。
当时,美国最大的一个领悟就是,科技发展可以带来显著的战略优势。抢先其他国家成功研发原子弹,是美国在二战取得胜利至关重要的因素。美国因此决定投入众多资源在研究和开发上,把资源集中在大学,并且广纳全球各地的人才。
与此同时,美国也在教育上投入资源,通过《退伍军人权利法案》,就是“GI Bill”,提供退伍军人各种福利,包括高等教育及职业训练的补贴。说是退伍军人,其实大部分都是战后回国的年轻人。一整代的青年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其中有不少投身科学科技领域。这些青年人驱动工业基础,也在未来数十年里,帮助美国维持科技优势。
在社会层面,由于对前景乐观,许多年轻人因此结婚、组织家庭,让美国享有数十年的人口红利。这也就是目前正步入老龄的婴儿潮一代(baby boomers)。
美国国会在1964年通过《民权法》,隔年通过《选举权法》,继续迈向更平等的社会。二战后的30年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迅速增长,1975年比战前高出了八倍。这个成功的经济模式,除了本土人才,也离不开自由开放地大量招揽外地人才。美国成功地把人送上月球,又安全返回。虽然收入差距和歧视仍然是长年面对的问题,但美国社会并不回避,设法应对。美国无可争议地成了全球超级大国。
第二个例子是新加坡。我们在1965年被迫走向独立。当时人口不到190万,超过八成在35岁或以下。许多人认为新加坡没有腹地,能够成功独立生存的机会不高。我们小而脆弱,又没有任何天然资源。你怎么挖也挖不出东西。经济也不稳定——劳资纠纷和罢工是常有的事,给投资做生意的人带来不小的风险。
建国之初,青年人面临人生中最大的挑战。让人庆幸的是,新加坡当时有魄力十足、高瞻远瞩的青年领导人挺身而出。这些领袖,例如李光耀先生、吴庆瑞博士、拉惹勒南先生,为今天的新加坡奠下重要基础,成为享誉国际的人物。
他们推行了正确的政策,例如投资教育,建造公共住房和基础建设。当时的新加坡有很多农村,政府征用土地,重新规划,发展经济,建立新市镇。年轻的农民和他们的家庭别无选择,只能舍弃他们的农地,适应新的生活。工会里当年发生了激烈的政治斗争。我们的领导人花了很多年时间,慢慢说服年轻的劳动队伍放下抗议活动,和雇主合力打造一个适合经商的大环境。企业也许下承诺,取得利润时,和员工分享成果。那是争取民心的硬仗,所幸我们逐步达成了劳资政和谐的局面。
因为劳资政三方齐心努力,新加坡成了一个能够吸引和争取到外资的地方,进而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经济蓬勃发展。就是在建国先贤与脚踏实地的人民携手努力下,国家在短短30年里,从第三世界,迈入第一世界。
如果当时的青年人,不顾大局和未来,不肯做出个人牺牲,新加坡的成功是难以实现的。
第三个例子,中国。中国在1978年展开的改革开放,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相信今天在场的各位都非常了解这个故事,但我所要强调的是这个工程的规模和复杂性。
将近10亿的人口,从一个由中央计划,发展到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一个我们不可想象的大蜕变。
中国采取了重大措施,打造经济特区,把经济发展作为各省各市的目标,并且借助中国庞大的市场来吸引投资。经济的发展总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发展不均衡。因此就出现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地区和人民达到共同富裕。
中国转向市场经济,为当时的青年提供了许多机会。青年人有机会上高校,与外面的世界连接,社会进入一个创意勃发、思想争鸣的时代。这打造了一个喷薄待发的基础。外国的新投资和本土民营企业能够快速地生根发芽,实现中国40多年的经济腾飞。
就拿民营企业来说,1984年是民营企业的元年,至今已经发展到2500多万家。其中最出名、享誉国际的联想集团和海尔,都是1984年创办的。当时的柳传志、张瑞敏都拥有过人的胆识和见识。经过一代代青年人的传承,他们所创的企业,达成了如今庞大的规模。
到2001年,中国终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为全球贸易群体的一个成员。中国成功地让数亿人摆脱贫困,是对人类的大贡献。2021年,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达到“全面小康”的社会建设目标。这个沧海桑田的故事,到今天仍在续写。
再逢历史转捩点
人们常说青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但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是,青年是当前的建筑师,也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负责打造一个尚未实现的未来。当人们在谈论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写大家的命运时,青年将会站在历史的转捩点,担此重任。
对忙于应付眼前事的现代青年人来说,你说的这些或许只是历史传奇,或许听起来太宏观、太事不关己了;毕竟生活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经济已经放缓,竞争惨烈无比,梦想遥不可及。
有些经济学者就拿中国目前的情况,对比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当时,日本经济因房地产泡沫化以及人口老龄化而大受影响,导致多年的无增长。他们假定中国会像日本那样进入长期的通缩和迟滞。但是,这两者之间的情况截然不同。80年代的日本,人均收入已经高过美国,而中国目前的人均收入仅美国的三分之一。中国克服目前不景气的情况之后,有很大的空间可以继续它的增长势头。
至于人口老龄化,其实除了非洲以外,全球多个国家都出现类似情况。新加坡其实比中国“老”——中国的历史文化比新加坡老很多,但从人口结构的角度说,新加坡其实比中国“老”大概10年;而许多欧洲国家,例如德国,又比新加坡“老”20年。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重大且复杂的社会挑战,但是,我们不能一直靠永无止尽地扩大劳动队伍来驱动增长。这也不一定意味着,社会老龄化就会失去活力。较年长者,尤其是那些教育水平好、身体健康的,还是可以继续对社会作出显著贡献。科技发展以及提高生产力的工具,帮我们减低对人力的依赖。因此,面对社会老龄化多年的德国、荷兰,经济仍继续取得增长。
新的契机也随之到来。全球正经历一次重大的科技革命,因为人工智能、数据化、电动车以及精准医学等,都在重组产业,改变人们各方面的生活。中国耐心地在这些环节投入许多投资,不断发展相关的人才、拓展相关的领域。
在电子付款和电子商务方面,中国企业和人民拥有全世界最高的普及度。庞大的国内市场,给业者提供一个重要踏板,让他们能够规模化地拓展事业版图。
中国接下来如果能够减少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促进国内消费、投资和发展科技领域,并且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策略,人们没有理由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感到沮丧。到2030年,中国很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人均收入会提升到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倘若没有发生任何地缘政治灾难,世界能维持全球的和平与秩序,我们会迎来亚洲史上第一次的新景观。
这将是一个全球化、相互联通的多极世界。美国相信还会是领先的超级大国,中国将是另一个最主要的战略和经济支柱,而欧盟、印度和日本等也会继续扮演重要的国际角色。全球经济重心将移向亚洲。
在亚洲,各个经济体将更密切地融合,各国之间会频繁、活跃地进行经济、文化与人才交流,也会与亚洲以外的经济体建立关系。这将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新世界,新亚洲。这是我对我们区域未来的预测和盼望。
有助打造更美好未来的特性
青年人要打造这个未来,充分把握机会胜任他们的使命,须要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特征、特性。在此,我想提出三点。
首先,青年人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有浓烈的好奇心,要有不断吸收新知识的欲望。科技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会改变各行各业运作的方式、工作流程和营运模式等等。工业革命是蓝领阶级的革命,因为自动化的工厂取代了人力需求。现在则是白领阶级的革命,因为人工智能将取代办公室的工作。要承受得了这个白领阶级革命,我们就要在学习上应变。我们不只要注重学校课堂上的学习,也须要推广终身学习。
在科技时代,我们不一定需要每个人都成为编码员,成为“software developer”。但是,我们要成为可以善用人工智能的人,来加强自身能力。未来的雇主不是在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选择,而是在一个会利用人工智能和一个不会利用的人之间做选择。
此外,我们也须要学习如何“做人”——做好不被机器替代的人。如果一个人的工作模式如同机器人,迟早会被一个更有智慧的机器人所取代。人工智能目前还没有学习的技能,包括真诚、同理心、爱心和善心等等。因为这些不是技能,而是我们人的价值观和修养,是更为重要的特性。
作为一名从政者,我须要向人民解释政策用意,也要协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因此我对怎么“做人”有很深刻的感触,也知道这些是我毕生必须不断精进的能力。
第二、我们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既能坚守自己的文化身份,又可以接纳世界不同的观点。
世界已经高度全球化,我们都接受着各式各样的外来影响,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就如邓小平先生所说:“当你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要预见一些苍蝇也会飞进来。”今天窗户的默认状态是敞开的。其实你要关也关不上了。除了好的新鲜空气以及不好的苍蝇,其他进来的东西未必是非黑即白的。我们的日常生活都受到这些不同事物的影响。例如在新加坡,我们的饮食选择已经改变了。在我成长的岁月里,中国南方菜色称霸中餐市场,但现在,很多新加坡人爱吃麻辣和饺子。
但这些外国文化进入新加坡后,也会受到新加坡本地文化的影响。我举一个例子。中国的道教习俗到了东南亚过后,在东南亚跟新加坡是有所区别的。我们有一个九皇爷诞。相信是东南亚一些地方以及新加坡最大的道教庆典,在农历八月三十到九月初九之间举行。中国的朋友可能还没听过九皇爷诞。九皇爷诞如何在东南亚发起,其实众说纷纭,但很多人相信九皇爷是九位郑成功的部下,反清复明的义士。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各国人如何庆祝万圣节。万圣节其实来自于古代凯尔特民族(Celtic)的新年节庆,人们会通过“篝火之夜”(Bonfire Night)以及穿上怪异服装来驱散鬼怪。这个节日到了美国后,就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万圣节,有南瓜、儿童装扮,以及你不给我糖我就捣乱(trick or treat)等庆祝方式。亚洲则出现具有亚洲特色的万圣节庆祝方式。在新加坡,新加坡人会精心装置“鬼屋”来吓吓彼此。原本在“Celtic”的文化,是你穿上服装吓跑鬼怪,现在在新加坡是人扮鬼,吓跑其他人。在中国,一些大城市也会办大型街头活动,人们会结合时事、文化意涵,穿上奇装异服——例如蝙蝠侠、冠病防护衣、孙悟空装,甚至老干妈辣椒酱等等,玩闹一场。对青年人来说,这完全是娱乐。
外来影响不断在形塑我们的身份认同,但这是一种交流,不是单向的影响。像我们受西方文化影响一样,美国和欧洲也受到亚洲的文化影响。
新加坡就是文化拼图的一个最好例子。在外来因素里,加入自己的文化香料,融合成为我们独有的文化。在节庆、食物、服装和流行文化之外,我们也在不断吸收新点子、新科技,以及解决问题的最佳实践方式等等。
全球最古远丰富的中国、印度、阿拉伯和印尼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多年来不断吸取外来影响,并融入自身文化。在全球化时代,抵御外来文化影响是不切实际的,海纳百川是今时今日非常重要的特性,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文化底蕴更深厚,更能够包容、吸收别的文化,让本土文化更丰富多元、蓬勃有趣。
第三个特性,就是履行一代人的职责。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我之前提了美国、新加坡、中国三个例子。要履行一代人的责任,我们须要开放、务实。我们要愿意学习借鉴别人、取长补短、勇于试验新事物,然后观察、摸索,最后才能取得成功。许多跨越国界的议题,像气候变化等,须要多国一起合作。
事实上,我们目前身处历史上人类文明和经济最发达的阶段。几十年来,我们显著减轻了全球贫困问题,全球卫生与健康水平大幅度的提升,资讯网络四通八达,人们也过着相当舒适的现代生活。
仔细想想,现在的青年其实身边充斥着选择。选择多了倒成了问题。要买东西时,淘宝有太多品牌和款式可以选。要上学深造,也有很多不同途径和科系可以选。要步入职场时,梦寐以求的工作可能很难找到,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倒是不少。这些选择令人眼花缭乱,不可招架。
但是我们不能被选择所困,而停滞不前,干脆躺平不选。我想呼吁青年,重要的是踏出第一步。拥有选择固然是人们所珍惜的,但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在一些情势下,勇往直前,尽力而为,更加珍贵。等待完美的选择最终可能是无法选择。
吉坦贾利·拉奥(Gitanjali Rao)是美国一位年仅18岁的科学家及发明家。她非常热衷于科学,对不同课题,包括应对饮用水污染,以及网络霸凌等,研发出新颖的对策。她清楚地带给其他人一个启示,那就是:“不要尝试改变所有问题,专注在那个让你感到激动兴奋的问题,就行了”。
目前我们看到地缘政治的紧张关系、通货膨胀、未来的不确定性,都会削弱青年人的斗志。在迎接下一波历史新篇章之际,青年人绝对有充分理由,振奋地期待未来。
所以,在新加坡,我们鼓励青年人追寻自己热爱的事业并全力以赴。继续保持双语优势,开拓新机会,学习新文化。新加坡跟中国之间有一个特殊安排——就是青年实习交流计划,让两国青年可以进行长达半年的实习交换。我希望青年人可以把握这一类机会,开拓视野。
时势造青年,青年也造时势
新中论坛的主题把青年人形容为连接东西方的一座桥梁。同样重要的是:青年本身代表着现在与未来的转折点。我相信,青年人是可以扮演好这个特殊角色的,因为他们生性就是勇于尝试突破极限、挑战社会。作为青年,他们的雄心壮志总是比天高,无远弗届,让我们这些年纪比较大的人觉得他们不切实际。但正是因为这个特质,让他们得以为社会找到新的平衡点。
时势造青年,青年也造时势。今时今日的青年必须坚信自己的时代将会到来,并且肩负着特殊使命,续写国家,以及人类历史的新篇章。
虽然我今年54岁,年龄已经不符合“青年”的定义,但我相信我还是可以有一颗青年的心。今天与大家共勉: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把握当下。谢谢。
作者是新加坡卫生部长,这是他在北京参加由《联合早报》主办的第五届“新中论坛”演讲全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