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从混沌中再生一次
文章作者:傅佩荣
发表日期:2010年12月30日
发表媒体:《新浪博客》
尽管大多数国人仍以春节为一年伊始,但是随着月历的更换与连续的假日,大家也逐渐习惯在元月初反省过去,策画未来,做些除旧布新工作。
除旧布新是必须的,因为人有惰性,很容易陷入某种习气,如固定的行为模式、生活态度与思考路线,久而久之,难免忽视自我的创造潜力,也无法觉察外在环境新的可能性。因此,定期的反省是保持生命活力的重要条件。而新年期间的反省,更有深一层的意义。
翻开许多民族的早期历史,可以发现新年庆典的存在相当普遍。那些保存人类原始心灵的初民,为什么不约而同地庆祝新年呢?因为新年是宇宙的生日。宇宙有生日,表示它曾经由混沌进入秩序( Cosmos ),展现为春夏秋冬四季的规律循环,好像一个活的有机整体,然后人类才得以在其中安居乐业。初民与宇宙之间的亲密关系,其实正是最原始的天人合一的信念之体现。
于是,初民肯定一种特殊的时间观,兼含凡时与圣时。凡时是指人人正在经验的日夜交替、春去秋来、以及人生最后不免一死;圣时则以宇宙的创生为基点,可以周期性地重复神明的作为,因而超越凡时进入永恒。换言之,凡时是一去不复返的,圣时则不仅可以重复,而且必须重复,它永不变迁也永不褪色,因为它的内容是神明在「起初」的创世过程。「新年」祭典就是重现这个过程,目的即是我们所谓的除旧布新,要把过去一年的邪魔、疾病、罪恶统统清除,使宇宙从混沌中再生一次,重新成为新天地。万象更新之后,人类自然也「复归」于初生之时的纯洁、坚强及充满生机。
我们有时希望人生可以重新来过。这种希望不是无谓的空想,而是人心企求永恒的证明。如果随着宇宙的韵律往前走,不是可以周而复始、蔽而新成吗?宇宙生生不息,何尝衰老?但是,人类为何难免一死呢?这个问题是需要严肃思考的。初民的结论是:人生正如月亮一样,有圆有缺,但永不会亡于虚无;月亮消长的过程,就像人类的生老病死,因此死何足惧?月亮一定会再圆的,死亡也一定不是生命的终结。
中国古人也有类似的信念,相信祖先是「死而不亡」的,由此推展出祖先崇拜的仪式。儒家并未否定此一信念与仪式,但是进一步阐释人生实相如下:人的自然生命注定走在生老病死的路途上,这路途是无法逆转的,但是随着自然生命的进展,人可以建构他的价值生命,就是依其天赋的知情意而开显出知识、艺术、道德方面的境界。价值生命可以积极建构起来,也可以荒废弃置,甚至倒行逆施,堕落于无明困境中。
因此,人生应行之道,是随着自然生命去建构价值生命,正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语所昭示的,甚至还要日新又新,像王阳明所谓「一日便是一元」,一元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那么人生岂有苦短之时?我们不是也在每年年初互相祝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吗?若能善体此意,则奋发上进的意念必将源源不绝,人生境界亦可层层创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