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性情教育方法论引论
文章作者: 袁尚华
发表日期: 2022年1月6日
发表媒体: 《微信公众平台》
方法论一直以来都是学习性情教育的朋友非常关心的题目。霍老师写了很多关于性情教育的文章,但谈及方法论的并不多。之所以如此,我在下文会交代原因。
一、讲方法论是新尝试
由于霍老师这方面的论述不多,霍老师身边的学生,包括我本人在内,长久以来都是看霍老师怎样教学生,然后自己反省和总结,一点一滴累积经验。
因此,今天谈方法论,我须要对过去多年以来霍老师教导学生的一些做法,以及我们从事性情教育工作所累积的经验,加以整理,尝试建构成一个体系,把过去未清楚说明的,为大家做一个比较有系统的介绍,让关心方法论的各位今后有法可依。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新尝试,不足之处希望诸位有识之士可以指正和补充。我计划用接下来10堂课时间,为大家讲解这个方法论架构。
二、释疑
这就引来部分朋友的提问:
性情教育是否反对客观进路?只讲主观体验?
性情教育是否不接受理性讨论?
性情教育主张自己要先行动,因为行动过了才有答案。这是否意味行动可以代替相关知识理论的学习?
性情教育讲究体会、感受、行动、成长,除了这些原则性的指引之外,有没有更具体的实践指引?
性情教育强调体会、感受,有没有具体方法可帮助学者增强体会能力、感受能力?
性情教育讲求用心,这难于把握;有没有可重复操练以期熟能生巧的培训方法?
……
这些问题,过去我们确实较少探讨。
三、霍老师提出体会方法的背景
什么过去我们较少讨论方法论的具体问题?我们须先了解霍老师的思想背景。
他讲学作风通透,往往由一核心观念入手,再点进面、面进体,顺其引领,如入一义理世界中遨游,引人入胜,所以吸引大批学生追随。但此进路,虽已非常贴近人心,始终仍以客观讲学或知识进路为主。直至1994年,霍老师创办喜耀生命课程,自此之后,他对性情的开发,就不再限于讲学和撰述,而把更多时间转到喜耀生命那种单对单、对应性、启发性、引导性的教学实践之中。
霍老师写过一篇题为《如何接上中国文化?一个方法论的反思》的文章,清楚指出,学习中国文化生命成长之学,无论儒释道三家,必须用体会方法,而此一方法大有别于知识或理性进路。
这篇文章写在1993年,比喜耀生命开办还要早一年,证明他在喜耀生命开办之前,思想已经向这种实践性思维靠拢。喜耀生命的开办,只是他这种思维倾向的具体落实。
他在文中说:
“读中国文化,无论儒释道三家,其关键在体会,但最难的亦是体会。近代人思考文化问题,从知识之路入,讲概念、讲定义、讲逻辑关系、讲检证,讲前提和结论的矛盾不矛盾,这是理性使然;理性的思考方式使知识有严格的规范,并使之在理性的控制下。但这样走下去,却使知识与生命分离。
……不要旁观,而是自己上路,舍弃二分,让生命直接交流。这不是玄妙、道理讲不清,而是静态的观测方法有局限。…… 知识可以传授,但生命的进境不能传授,只有学者亲自上路,方能与古人的精神相契,而发现其中的道理不可易。”
霍老师批评理性方法,强调体会优先,这与他的思想背景有关。
霍老师出身学术界,看到过去一段长时间,很多学者唯西方学术风气是瞻,一面倒采用理性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真情实感,无血无肉;而学术圈子狭窄,又走不出学院门墙,对现代人根本毫无实质帮助。
他这方面的批判,都是针对学术界偏颇的风气。但他并非完全反对知识的进路,而是告诫学者,治中国学问,必先立乎其大。生命成长必须先有体会,才能驾驭知识,令它为我所用。如果倒过来,就会被知识理性的无数可能,扰乱我们的信念和方向。
所以他强调行动,不断提醒学人,先要把心打开,要真诚、要投入、要放下无谓的疑问,自己感受,自己内省,得到的才是真的。这是性情开发之基,基础不稳,之后无论如何努力,都会徒劳无益。
相反,一旦性情打开,对于那些过去长期浸淫在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界的朋友,他们就会有豁然贯通之悟;而对于深受现代工具理性影响、初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此时就有条件加强对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事实上,霍老师从不反对研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学理,一直以来,他对关于生命的各种知识都有着相当开放的态度。
四、心法胜于方法
再进一步,霍老师强调体会进路,批评理性方法,亦源自于他对生命成长之道的证悟。
性情教育重视灵活对应,特别是霍老师在喜耀生命课程中,会运用不同的进路引导学生,时而猛烈,时而柔和,时而机锋处处,时而循循善诱。他自己亦经常强调,师弟之间的接引,说到底,完全是直指人心的事,严格而言,是没有公式的。相反,一旦形式化、程序化,就会有僵固可能;语言文字皆是糟粕,只要当事人领会,便是醍醐。
这种方法论,堪称喜耀生命的精魂。众所周知,霍老师不仅是一位教育家,他同时也是一位现代禅师。禅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完全是心法的自由运用;因此他一直少谈方法,只强调心法,他清楚知道这是中国传统心学最精粹的部分,他要亲身示范,显示主体的绝对自由。
五、性情教育的方法论原则
关于性情教育方法论问题,霍老师在2008年一次讲座中,比较清楚地表述了他的想法,后来笔录成文。文中说:
“性情开发是没有公式的。可以有原则,但没有操作上、运用上的公式,全凭你的智慧的直觉,直入对方心中……这首先是教者自己生命成长的事,唯有你自己到达,有体会、有领悟,便能“信手拈来,无有不是”……因为生命是具体的,障碍也是具体的,人人不同,所以处理的方法亦异,不可以复制。……知识可以复制,产品可以复制,甚至人的肉体生命也许都可以复制,但人格不可以复制,人的成长不可以复制,人所到达的精神境界与实现的价值更不可以复制。一切修养,一切文化都要还归每个人自身,由此可见生命的秘密和成长的神奇。凡从事生命教育者必须先有领悟,才能有教法上的创造。教法千变万化,正是因为对象的特殊性……作为老师,你必须对应这种特殊性。以特殊对特殊,以生命对生命,在其中交流相通的,就是爱。秘密亦就在此。”
文中提到几个观点,值得我们留意,对构建性情教育方法论很有启发:
- 性情开发有原则,但没有操作公式:
- 性情开发,不管对己对他,归根究底是自己的事:
- 生命是具体的,障碍也是具体的,成长不可以复制:
- 从事生命教育者必先领悟,才有教法上的创造:
- 以生命对生命,在其中交流相通的,就是爱:
什么是性情教育方法论原则?我们在建立性情教育方法论时,将尝试把这些原则呈现出来,可作为性情教育工作者的核心理念,同时指导我们行动。
只有自己先成长,提升修养,才能有效施教,这是不易之理。智慧需要培养,成长需要磨练,怎样才能增加学者的体会能力、对应能力、接引能力?也就是说,有了目的,还要有工具;有没有培训方法,让我们能向着这个目的稳步前行?
虽然人人不同,但不同生命状态的学生,可不可以归类,A类、B类、C类……,针对同类学员的生命状态,我们有什么地方须要特别注意?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性情教育的教法是可以被创造的,它是一开放系统,而非一个封闭体。性情教育的原则不能动,它规范所有性情教育的行为;但具体教法上,我们可以吸收不同的资源,容许不断创新,丰富性情教育的方法应用。
贯穿整个性情教育的,就是我们对对方的一份无私的爱。性情教育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就是真正用心的教育,纯粹希望对方好起来、成长过来,希望对方觉醒。
霍老师以上观点,对建立性情教育方法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六、性情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作为性情教育工作者,就自身的成长而言,我们先提出以下五点要求:
大爱:需有一份无私的爱,也就是慈悲心,对人生的蒙昧、迷失有一份恻隐和悲愍;对人性美善有一份珍惜和关爱。性情教育的根就是源自性情的大爱。
感受力:在爱的基础之上,学习体会方法,培养感受能力、感知能力,让我们的心,可以与别人连结、与道连结。
判断力:判断力是智慧,看到对方的言行举止和生命处境,可以作出准确判断,知道对方的需要,哪个时候要讲哪句话,作出恰当指引和回应。
读书修养:累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体认,培养历史文化意识,明白性情教育整个体系所包括的层次和内容。涵养增加,才能取法乎上。
经验累积:包括教学经验和自身实践经验;实干实操,事上磨练,方能练就开发性情的真本领。
这五个元素是成为性情教育工作者的必需条件,也作为大家成长的目标。
七、性情教育方法论体系结构
以下,我尝试展示性情教育方法论的体系结构,我用三角形显示它的层次:
最上层是性情教育方法论体系的法则,就是霍老师所说的原则;既然是法则,显示它们是不能改变的;
第二层是性情教育方法论体系的指引,所有指引必须遵从上层法则,一方面规范施教者与学员的行动,同时引导学者了解并体认上层法则的意义;
第三层也是底层,是性情教育方法论体系的操作方法。
从上到下,法则最高、最确定,越往下层开演,内容越宽,开放性越大;从下往上,内容越深刻,越关乎性情教育的精粹。
从事性情教育工作,务必清楚了解这三大层次,在实践中不断体会、深化;在每一次运用性情教育教学时,把所回馈的感受和成果,尝试通往上层法则,求与之连结;再倒过来,从上而下,印证各项方法论指引的意义,进而丰富起和灵活化不同的操作方法。
八、第一层法则
法则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天地法则,一个是生命法则。
举例说,天人是一个整体;“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命题。霍老师亦说:“天地生人,人当以天地之心为心”,这是生命成长的最高原则;从最高层次言,学性情教育其实就是学习体认这一句话。
整体法则要求我们从整体角度出发去处理生命问题。例如说,我们的生命跟家庭是一个整体,与家庭系统分不开,父母的生命是我们生命的来源,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中国人活在中华民族这个民族系统之中,继承她的历史文化,而性情教育就是建立在这个大系统上的一个教育体系;我们的身心灵是一整体,由内而外,吾道一以贯之,生命才能真正和谐……
这些法则的具体内容,我们将在下一讲开始跟大家详细讲解。
九、第二层指引
下一层是性情教育指引,指引有正向指引和反面防非两大类。
正向指引者,例如教我们怎么打开心,怎么跟人打开话题,怎么跟对方的心连结,怎么感受对方……;感受到了,对方愿意听,就可以带他一段时间,让他慢慢改变,让对方愿意跟在后面学习等等。
反面防非者,有些事情不可做,有些话不能讲,有些问题不能问,有些动作不能做,有些错误一定要戒除。
例如其中一个指引是“先减后加”:我们先要让学员面对自己的不足,戒除习气、坏习惯,戒就是减;清洗过一遍,就可以为他的生命注入能量和方向。如果还没有把覆盖性情的尘埃抹掉,而把“加法”放在“减法”前面,一个人习气这么重,他根本没有能力吸收,开发性情定会事倍功半。
又例如“先感后知”:让对方的心先感动,心动了,我们才告诉他很多辅助性的知识。正如很多朋友上完喜耀生命,心松开,很感动,然后才转到课堂上课,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是“先感后知”。如果倒过来,先送往课堂上课,他就会有很多疑问,这些知识障反而会对他产生障碍。所以指引是“先感后知”,而非“先知后感”。
本层包括一系列从事性情教育的行动指引。我准备为各位讲解性情教育方法论的大部分内容都属于这一层次,也是最实用的部分。
十、第三层操作方法
第三层是操作方法。
明白最高法则,熟悉各项指引之后,我们就可以运用不同的操作方法,接引不同背景的朋友。
操作方法的开放性非常大,可以自由创造。正如上文霍老师所说,具体教法可以通过实践者自己领悟,再作新创造;只要符合第一层法则和第二层指引的要求即可,也可以吸纳包括其他非性情教育体系的不同的教学方法。
这部分内容,我也会接下来跟大家举例讲解。
十一、结语
这三角形架构清楚呈现性情教育方法论体系结构,性情教育方法论全部可纳入这架构之中。
以上是宏观简述,三层的具体内容,我们将在下一讲开始跟大家详细讲解。
今天在此结束,谢谢大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