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性情教育系统方法论:2项法则、6个指引、转念法9步、转念法基础运用
文章作者: 袁尚华
发表日期: 2022年5月5日
发表媒体: 《微信公众平台》
性情教育方法论架构分3层:
法则——指引——操作方法
顶层“法则”(参看第41、42讲)是性情教育核心信念;“法则”共8个,上文已解说前6个:
1. 超越法则
2. 内在法则
3. 整体法则
4. 自由法则
5. 修己法则
6. 平衡法则
今天讲解第7及第8法则。
一、法则7:传承法则
“传承法则”表明,性情虽本自具足,但其萌发成长,始于传承,传承须赖师友、父母,故人当敬师、敬祖、敬亲、敬历史、敬天地;以先知觉后知,继志述事。
性情能够萌发成长,关键是传承;父母的影响,老师的教导,社会的熏习,一代一代传承,形成一宏大深远的价值体系。孔子之继志述事是历史文化传承的大智慧。
孟子说:“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没有天生的圣人,所有人都是在传承中成长,在自己的生命中见证和创造,生命之道薪火相传;每个人的生命都回归这巨大系统,世代传承,最后成为一个整体(整体法则)。中国文化特重历史,讲究尊师重道,敬天敬祖,就是这个原因。
二、法则8:实然法则
“实然法则”表明,回到当下,面对事实,接纳自他,沉淀凝聚,方可远行;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实然就是事实之定然,要回到当下,面对事实。我们虽有高远理想,但要知道,我们的脚,是踏在地上的,无论我们的理想有多高,都必须从当下这步开始,一步一步走出去。
当下就是现实的当下、有限的当下、定然的当下。但每个人当下都是一个有限的存在,我们要接纳这些局限和不足,从这个实然的状态中寻求转化超升,才能成为更成熟的我;而且,接纳自己,方能接纳对方。
比如说,来学习性情教育的朋友,都是带着种种先天和后天的习气的个体,我们要带他走出自我的世界,突破自己;但所有突破都必须从这个当下实然的自我开始。我们要先接纳这一切,无论对方现在的状态怎样,生命中有何不足,性格上有何障碍等,我们都要敞开心扉,完整地包容和接纳。
性情教育工作者,无论遇见什么人,都要用一个平等、开放、慈悲的心接纳他,不要有偏见,也不要选对象来教;平等心、慈悲心是第一步。
帮助学员成长是接纳对方,个人成长是接纳自己;接纳了,我们的心才能够定下来,沉淀凝聚,才能远行。踏踏实实走成长的路,帮助自己过关,帮助学员过关。
做性情教育,不能只空谈理想,用某些大理想、大道理来要求人,这样就不落地、不踏实了。《中庸》说:“行远自迩,登高自卑”,“迩”就是“近”的意思,我们要走远路,总是从最近的当下这一步开始;要登高,总是从卑下的地方开始。这叫做实然法则。
三、“法则”演绎出“指引”
从性情教育方法论的八个法则,演绎出三十多个性情教育方法论的指引。上文已讲解前15项(请参看第43、44讲):
1. 先自后他
2. 先松后教
3. 先空后实
4. 真诚感受
5. 清明觉察
6. 听事由心
7. 弱负强正
8. 先顺后逆
9. 先动后静
10. 先欣后扶
11. 先感后知
12. 先信后疑
13. 先外后内
14. 先大后小
15. 先小后大
今天继续讲解指引16至指引21:
四、指引16:先连后引
先连后引:先与对方有性情上的连结,建立信任,才作出引导。
这非常重要,我们引导学员之初,先起觉察心,消除杂念,把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开始跟对方连结,这叫做“先连”。
没有性情上的连结,根本没有条件去开始性情引导,勉强进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先与对方建立信任,性情连结,才作出引导,性情之教才能发挥力量。
五、指引17:先减后加
先减后加:先行减法,再施加法;先化解对方的负面情绪、纠结困扰,才开发其理想,发现更高价值。
先平服负面情绪,清除纠结困扰,这是减法;让对方的性情有空间呈露,才去开发他的理想,这是加法。
对方生命还没准备好,就去开发他的理想,让他认识更高的价值,是很难的事,反而会产生抗拒:“关我什么事”,因为他当下只想解决自己的烦恼。
很多参加“喜耀生命”的朋友,都希望霍老师和导师们,帮他解决自己个人的困扰。我们不会纠缠于学员的具体问题,反而要引领他,看到自己内心产生这些困扰的根本原因。
但无论如何,都要先安他的心,先平服其困扰、焦虑、苦恼、无奈等负面情绪,这样他的心才有空间容纳新的价值,看到更广大的世界。
六、指引18:先过程后结果
先过程后结果:重视过程,欣赏用心,更重于行为结果。
我们以前讲过,教导孩子,不要老是盯着他的行为表现,不要把结果看得太重要,首先应该看他在过程中的投入参与,欣赏他的用心,最后才看结果。
我们给学员一个目标,做完回来报告,不要先看他做出了什么成绩;比如去做公益筹款,一定不会用筹了多少钱来衡量他的成绩,而是看学员在中间的付出与参与、反省与领悟。
又好像我们训练青少年时,会做很多活动,做活动常有比赛,比赛就会有输赢,我们从来不把重点放在比赛的输赢胜负,虽然胜方会很开心,但我们更看重学员在整个过程中的参与。
七、指引19:教因不教果
教因不教果:先在引发行为的内在原因上施教,回到本源,而不要先聚焦或只聚焦于行为或事情的结果;因在果在,因灭果灭。
之前在《父母好易做》的讲座中,我已经跟大家谈过这一套性情教育方法。
性情之教,一定是从因下手。明白这一点,就明白一再提醒大家的,不要转进学员所说的事情里面,过分热心,老是想帮他解决事情,一定事倍功半;他有一百个问题要你解决,你会非常头疼。
要解决的是他的心,心是所有行为表现的根本。所以听事情也不是听现象描述,而是听进他的内心;教也是要从因下手,而非处理事相。
八、指引20:转移焦点
转移焦点:由外至内,由人到己,由负面情绪到情绪平服,由事相到愿欲,由愿欲到初心。
转移焦点是“接转开”中“转”的一项重要指引。怎么把对方的心“转”过来,“转”是最难的。“接转开”中,“接”有一半功夫是“接引者”自己的内在准备,另外一半功夫是“我”跟“他”的性情连结。
教学时,我们要懂得适当转移对方的焦点。所谓焦点,在开始时,就是对方的执着;一念执着,一念陷溺;一念陷溺,一生枷锁。
我们要把他从这一念执着、陷溺中“转”出来;转出来,他的性情才有空间发露;性情发露,我们才有条件引导他走健康的新路。如他性情未起,他会一直困在这一念执着中,任何指引都会事倍功半甚至白费气力;最难解也是这一念执着。
所谓“由外至内”,人执着的,很多时候都是一些外在的东西。例如执着一个人如何对我不好:“他为什么老是针对我”;当人执着别人针对自己时,他的执着,就执在这个外在的对象上。当他想着“命运为什么愚弄我”,埋怨命运时,他的一念之执,就执在“命运”这外力之上。
这种生命状态,是没有办法接受性情教育的。因为他的性情一直给这一念执着缠扰,心是封闭的;这一念执着好像一把锁,把他的心锁上。
我们不要看轻这把锁,这把锁,可以锁紧一个人的一生。可能他一生人都在埋怨这个事情,一生人都是困在这痛苦里:“他对我不好”,“为什么命运要这样作弄我”,“为什么这样不公平”,一切怨怼、封闭、贪心、愤世嫉俗,都是一念执着引发的。
“接转开”,“转”的时候,要把学员的心念,从外面的执着,转回到他的生命内部。这些对外境的执着,很多时候都是跟别人有关的,“父母对我不好,爸爸妈妈不公平,老是疼弟弟不疼我,我最辛苦,我最乖,但是我最给人忽略”……,我们要把他这一念执着所聚焦的,从外面的人,转回到他自己;然后化解他这一念执着所产生的负面情绪,至少转为一种相对平服的状态。
如果能够完全化解是最理想的,但通常很难一步到位,除非此人有慧根,一句话直指人心,他就通了、开悟了。大部分人都要一步一步来,我们至少要做到,让他的情绪,从负面的状态转向平服。
所谓“由事相到愿欲”,事情的表相,例如他说“爸爸对我不公平,每天都主动跟弟弟聊天,回到家不跟我谈,但是有什么事情就叫我做,弟弟却闲着……”,这些都是事相,要把他的焦点从这些事相的执着上,转回到他内心;其实他内心有一种预设、有一种愿欲、有一种想法,回到他的内心,让他看见这个想法:“我很希望爸爸和我聊天”、“我很重视爸爸对我的态度”、“其实我很爱他”……
原来他内心有一个希望跟爸爸聊天的想法,这叫做由事相到愿欲;再由愿欲到初心,内心有这个希望跟爸爸聊天的想法,来自于对爸爸的爱,爱就是初心。一定要找回这个爱的初心,看到它,爱就会重新在他的生命中流动;当爱重新流动,很多内心的无明烦恼就会跟着消散。
因为一念执着,爱给封锁在内心深处。但这个锁起来的爱仍然是存在的,没有死。唯一让它重新流动的方法,就是要解开这把心锁;解开心锁的关键,就是要转移他的焦点,把他从这个一念执着的对象中拉出,这就是“转”的玄机。他的心松开,看见自己的真心,一切事情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这个指引,基本上已概括了大部分“接转开”中“转”的关键一步。虽然很多时候,要成功做到并不容易,因为人确实是可以很执着的,不是我们想要“转”他,他就轻易给我们“转”的。这个时候,双方的信任、清明的觉察与熟练的经验就显得尤其重要。
九、指引21:保持尊重
保持尊重:人皆希望被尊重,尊重不等如认同;当事人感觉被尊重,双方性情才能连结,教学才能顺畅进行。
我们做性情教育工作,会帮助到很多人,得到很多人的敬重,很容易会有一种高人一等的错觉。这种优越感,容易把自我放大,对学员失去尊重。特别是对方有很多生命上的困难,有很多负面情绪,做人做事有很多不足,我们都看在眼里;他把最秘密的隐私都告诉我们,也许我们觉得不以为然,觉得对方很幼稚,甚至觉得他很可笑、是活该的……,这些感觉,都会掩盖我们的性情,使我们对对方失去尊重,甚至拿学员作为闲聊、开玩笑的话题,这是必须禁止的。
不管学员的心态与行为表现如何,我们都要保持尊重。事实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尊重包括多方面,例如心态上的、态度上的、言行举止上的,学员所说过的话、所谈过的事,我们一定要得到对方的同意,才能够公开等等,这些都备入尊重的范围内。学员感受到导师对自己的尊重,会更愿意开放,对我们更有信任。
尊重不等于认同。我们尊重对方,是因为他是一个人,他愿意来学习,有一颗想成长的心;这不等于说,他的所有观点,我们都要认同。
十、性情启导4层16步用于自我成长
4层16步是基本功,可以用于启导学员,也可以用于自我成长。如果4层16步是用于自我成长,因为没有一个学员对象,所以中间有4步可以省略:
2.1 建立关系:没有学员在前需要建立关系;
2.4 培养信任:没有学员在前需要培养信任;
4.1 分享:没有学员在前需要与之分享;
4.4 陪伴:没有学员在前需要陪伴。
当4层16步用于自我成长,抽出以上4步,就剩下4层12步:
前6步是自我觉察和自我连结,是“接”,准备好自己,才有条件去做深层的自我整理与反省。
接着是自我转化,是“转”,发现自己内心一些微细的念头变化,要在这里调整自己的念头,看到自己有什么执着,有什么地方逃避,有什么情绪影响自己的判断……,一一面对,做自我转化的工夫。
最后是自我开启,认定一个改变的方向,我应该怎么改变、怎么行动、怎么警惕不要再犯同一个错误等等。
同样是“接转开”三步,不过不是拿来启导学员,而是用于自我的内在转化。
所以,帮助学生是4层16步,自我成长是4层12步。这4层16步一定要熟练,这是性情教育方法的基本功。
十一、“接转开”之“转法”
“接转开”的“转法”是最难的,严格来说,如霍老师所说的心法,灵活多变,主要看性情教育工作者自己的成熟程度。为了帮助大家学习,我在此略说其基本功,让大家有法可依。
“转法”,首先是“转念法”,把“念”转过来;念转过来,心也就转过来了。大家都听过:“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就是这个“一念之转”。作为性情教育工作者,要熟练这套工夫,准确下手,把对方的念转出,由邪念、歪念、恶念,一言以蔽之就是“执念”,转为正念。
十二、转念9步
“转念法”就是把执念转为正念,心锁就解了。这个锁,锁住人的性情,锁住内心的爱,爱无法流动。
难就是难在转念。怎么做呢?正如“指引20:转移焦点”所说,首先是转移对方的焦点,执念必有所执,解其执,转其念,使执念松开。
人执着的,多是外在的:环境、命运、父母、亲人、朋友、老板、是非、爱恶……,“老板对我不好,没有给我机会发挥我的能力,我本来很想贡献自己”、“我想要的,为什么总是得不到?”……,执着于外面有一个人对我不好、有一件事放不下……。解开心锁,把执念转出,须要转念。转念有9步,如下:
1. “由外至内(转)”:由外境回归自己;
2. “由人到己(转)”:由别人回看自己;
3. “由负面情绪到情绪平服(转)”:平服其情绪;
4. “由事相到愿欲(转)”:看见自己内在的愿望欲求;
5. “由愿欲到初心(转)”:发现自己的初心;
6. “由初心到愿景(开)”:展开新的愿景
7. “由愿景到规划(开)”:为愿景作规划
8. “由规划到行动(开)”:为规划设计行动纲要
9. “由行动到当下(开)”:实践行动纲要当下第一步
以上9步是转念法的基本步骤:由外至内,由人到己;回到自身成长当下行动的第一步;学员的心锁解开,爱重新流动,性情苏醒。
十三、“转念法”基础:“发问引导法”
我们跟学员性情连结,信任已经建立,再进一步,对方表达内心的困扰,我们静心聆听、细心感受对方内在状态,这时候,可以运用“发问引导法”,通过适当发问,引导对方,看见自己的初心。
作为性情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这种提问能力。如果双方已建立稳固的性情连结,这样做的效果往往特别好。
以下用12个例子加以说明:
例1 学员:同学们根本不喜欢我
假设有学员如是说,我们静心聆听,开始时不要问太多问题,等到连结稳固,我们开始发问。
现在我们要把他的心拉回来,怎么拉?“由外至内,由人到己,由负面到平服,由事相到愿欲,由愿欲到初心”(见上文),要从他表达的话里去转他。
学员说的话是一扇门,我们就从这儿下手;最怕他不说话,或说话没诚意,只要他坦诚地把内心的烦恼道出,这便是下手之处。
我们可以这样提问:“你的意思是否说,他们喜欢跟另外的同学一起,你们之间还未发现共同兴趣?”
这就把他的意思,“转”一个新的表述方式,不是他们不喜欢跟你一起,而是“他们喜欢跟另外一帮同学一起”以及“大家还未发现共同兴趣”,把他从“这帮同学不喜欢自己”这个角度里转出来,这个情绪纠结就松开了。
接下去可以说:“其实你的心很希望他们能够了解你,你也有很多可以共同分享的兴趣,希望大家一起分享”……
其实,所有话语都是反映同一个事实,关键不在于事情本身,而是在于要将人的执念转出来,回归性情之正。出发点不同、表达方式不一样,就会形成难以化解的执念,亦可以通过导师的引导,转成化解执念的钥匙。
例2 学员:他根本不关心我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听到类似的投诉:“他根本不关心我”。
导师可以这样说:“你的意思是否说,他没有关心到你最关心,或者你想他关心的事情?”
这样一转,执念就松开了。本来她是针对“某人不关心她”,现在把这个批判转移为大家共同关心的课题之尚未一致,你有你关心的,他有他关心的,这样就把二元对立的矛盾松开。
再下一步可以引导说,从他希望对方的关心,看到他内在的一些愿望,这些愿望联系到他对对方的初心。
我们引导他看见自己的初心,他对当前事相的执念就可以解开,念头一转,就有一个新的空间,心松开了,才有条件进一步学习如何与对方相处。
例3 学员:所有办法我都试过,我真的没有办法了、我要放弃了……
导师:“你的意思是否说,到目前为止,你仍未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
把对“没有办法”这个事实的执念,转为时间上“到目前为止”的一个暂时状态;到目前为止如此,不代表以后如此;从执念转出,心就有创造的可能。
恰当的发问,能够让对方感觉到被尊重,不要急于提供答案,例如说:
“因为你执着、小气,才经常觉得对方不喜欢你……”
“你不是没办法,是能力太低……”
这些话可点中对方盲点,不是不能讲,但必须等待时机,往往是整个个案到了比较后期的时候才能表达;一开始安全至上,切忌冒险;说了,就是要有直指人心的震慑效果,如果没有充分把握,请勿运用。我现在教大家的都是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例4 学员:我的老板真的好挑剔,跟他做工太折磨……
导师:“你的意思是否说,你到目前为止,仍然未找到方法达到老板的期望?”
经此一转,把他从当下紧迫的情绪中转出来;从本来跟老板二元对立的关系,转为对自己的反思;由外至内,由人到己。
例5 学员:她真的令我好痛苦
导师:“你的意思是否说,她的言行举止,触碰到你的痛点。”
这句回应非常有效,把他的批判和埋怨,转为面对自己内在的感受。痛苦是内在的感受,来自于自己的弱点。
从外到内,从他到己,对对方不满的执念,就可松开。接着,我们可以继续引导他看回自己内心的愿欲,由愿欲再联系到他的初心,如上所述。
例6 学员:人要确立从一而终的志向是不可能的
我们教孩子立志,如果有孩子跟我们说,人根本不会立一个永远的志,导师可以这样响应他:“你的意思是否说,人有从一而终的志向非常难得,只不过自己现在仍然未找到?”
孩子认为志向从一而终是不可能的,我们把他转为注视内在对从一而终志向的向往情怀,肯定此一理想何其难得,把他从现实经验的局限,带回内在性情的真实感受。叫唤性情,使它苏醒。
从外到内,从人到己,从不满、批判、怀疑的心情,从绷紧、焦虑的状态,恢复到性情正念的状态。
例7 学员:性情教育太难了,谈了50堂还没有谈完,这个体系太大了,太多东西要学,学起来太难,我不想再学了……
第1种回应方法:
导师:“你对性情教育,是否有一些预先设想的期望?”
这样回应,让他对“性情教育”这一事物,以及对此外在事物“太难”的这个执念或负面情绪,拉回到他自己之内心,注视其内在的某些预设之上,再看自己这些预设到底是否合理?原来确实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其实,性情教育并不难,轻轻一个提问,看,我们已经在引导他学习性情教育了。
引导当事人看到自己的情绪,才是问题之源。其问题不在外在的人、事、物上,而在自己对外在人、事、物的期望。也许这位朋友一直认为听完三五堂课,学晓几度绝招,自己能够马上变成一个性情教育专家。当我们能够放下某些主观期望,或者把期望放轻一点,自己的世界就会发生重大改变。
例8 学员:A君:性情教育太难了,太多东西要学,我不想学了……
第2种回应方法:
导师:“如果你选择重新去创造同性情教育的关系,你会怎样去创造这一关系?”
把焦点从抱怨与批判,从外在的对立关系,回到自我创造的自由,为自己的梦想负责。
价值创造是性情的天职,叫唤性情,使它苏醒。
例9 学员:A君:性情教育太难了,太多东西要学,我不想学了……
第3种回应方法:
导师:“你过去有没有某些成功经验,令你可以转化到类似现在这种困扰的感觉?”
让当事人从外境的执念转向自身,回顾自己既有的内在资源,给自己机会重新出发,相信自己本来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愿意改变,事情就会跟着改变,无需对眼前的人、事、物采取否定态度。
每个人都有不想放弃自己,想自己活得更好的本心;叫唤性情本心,使它苏醒。
例10 学员:A君:性情教育太难了,太多东西要学,我不想学了……
第4种回应方法:
导师:“如果你能克服现在的厌倦,决定不放弃,勇敢去面对,你认为第一步你会做什么?”
避免在一开始便使用指令式的回应:“你要这样做”……;当对方还没有从执念中转出时,我们应该多使用“如果”,用发问引导的办法,导引工作会比较容易进行。
提醒当事人回到内在,真正的问题不在外,而是与自己的勇气、决心、行动等不足有关;只要我们把勇气、决心拿出来,不再停留在情绪或感觉中,现在的困局就有突破可能。
例11 学员:A君:性情教育太难了,太多东西要学,我不想学了……
第5种回应方法:
导师:“如果100分是满分,你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上的表现,能得到多少分?是什么东西令你拿不到更高分?如果要拿到更高分数,你可以怎样做?”
令当事人从负面情绪中抽出,退后一步,做出更客观的自我评估,看到自己有值得欣赏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引导当事人客观评估自己,回复清明,作出明智决定。
例12 学员:A君:性情教育太难了,太多东西要学,我不想学了……
第6种回应方法:
导师:“你的意思是否说,性情教育是一种很可贵、很有用的学问,因此对学习的人要求也特别很高,你自己也很想学好,但现在遇上一点困难?”
令当事人从困难的执念,转向面对自己的情绪,以及情绪受压力时所做出的非理性反弹,自己应该为被触动的情绪负责;再返回自己当初想学习的初心,重新欣赏对方,凝聚力量,面对学习上的困难。
十四、小结
以上举出12个例子,通过发问法引导学员转念。转念不是只有发问一个办法,但发问是基本功,也是最安全的办法。
通过发问把对方的执念转为正念,其中关键是“由外至内,由人到己;由负面情绪到情绪平服;由事相到愿欲,由愿欲到初心”,最后必须发现初心,发现初心才能够做 “接转开”中“开”的功夫。
清明的心境、敏锐的觉察,加上纯熟运用这套工夫,足可扭转人之执念,唤醒人的光明性情,使人新生,产生不可思议的巨大功效。希望大家多加练习,不断提升自己,在性情教育的工作上迈向更高台阶。
时间关系,今天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