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14, 2008

人文与科学的割裂与融合

文章标题:人文与科学的割裂与融合
文章作者:陈春辉(新加坡)
发表日期:2007年8月8日
发表媒体:《联合早报•天下事》

7月7日《联合早报•天下事》版刊登陈冰君一篇文章《无知的新时代》,以英国科学家兼小说家斯诺(Charles Percy Snow)于1959年在剑桥大学的著名演讲《两种文化》为引子,提出科学和人文的割裂是世界许多问题不能解决的主要障碍。

由于斯诺本身跨越科学与人文两个领域,常常和科学家与人文知识分子来往。在和这两个文化群体交往的过程中,斯诺发现他们之间互不理解、互相瞧不起,甚至互相攻击,形成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这道鸿沟使到人文知识分子对科学知识一窍不通,根本不能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而多数科学家又不善于撰写科普文章,因此一般人除了在学校时期吸取基本的科学知识以外,就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科普作品,对科学知识的认识相当贫乏,甚至可说是无知。陈冰文中提到斯诺与英国《卫报》所进行的试验,就显示新时代的无知,而且还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

针对这种割裂的现象,斯诺期望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之间能进行对话与交流,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让两种文化融合成为“第三种文化”。从发表演讲到现在接近50年了,斯诺所期望的第三种文化并没有实现,但却有新的转向。

第三种文化与新时代无知

1995年,美国出版代理人布洛克曼(John Brockman)出版一本书《第三种文化》,那是他花了三年时间采访23位知名科学家兼作家后,编辑访谈内容而写成的。布洛克曼虽然借用了斯诺第三种文化的名称,但他所谓的“第三种文化”并不是斯诺所期望的两种文化的融合,而是科学家不再等待人文知识分子的结盟,干脆自己创作科普作品,直接转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

1998年,美国Wired杂志的执行编辑凯利(Kevin Kelly)在《科学》周刊(Science Magazine)上发表了一篇以《第三种文化》为题的文章,他说:“科学与艺术产生真理与美感,而科技产生良机。”在当今时代,科技的昌盛的确产生许多商机,商家们制造了大量新产品,这些科技产品已经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用品。第三种文化发展下来,不单只是科学知识向公众传播,还是科技产品向公众推销而后被广泛应用。

布洛克曼的第三种文化是科学知识通俗化和普及化的文化,而凯利的则是科学知识技术化和产品化的文化。科普作品与科技产品成为第三种文化的核心资源。

不管是斯诺的两种文化,或布洛克曼、凯利的第三种文化,他们的基调都是重视科学多于人文。斯诺与英国《卫报》的试验,都采用关于科学知识的问题来检测知识分子的无知。然而,科学知识固然重要,却也不能忽视人文关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科学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祸害,凯利文中不讳言科技也能带来“新形式的破坏”。科学对人类是福是祸,关键在于应用科学知识与科技产品的人。而人的抉择,则取决于他的人文修养。

陈冰文中所谓新时代的无知,则是更广义的指现代人对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的无知。文中还举例说明:“相对科学的无知来说,人文的无知所造成的破坏性似乎更大。”针对无知的新时代带来的弊病,他认为“解决之道依然是斯诺提出的药方——让科学和人文进一步融合”。

然而,斯诺提出的药方距今已接近50年,却还看不出科学和人文有融合的迹象,反而科学日盛,人文式微,科学已稳居文化领航的地位,人文则退居次席。我们不禁要问:科学和人文如何才能融合呢?

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

问题的关键在于产生两种文化割裂的现象是基于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二分对立”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有以下几种特征:

一、切割式:科学和人文被明确地分科,泾渭分明,互不侵犯;二、平面性:科学和人文分科后被摆在同一个平面对比,众说纷纭,各说其是;三、精细化:科学和人文本身进一步分科,学科越分越专门,内容越来越精细。

结果是,科学和人文知识犹如细胞分裂,其广度与深度都在迅速扩展。于是人类进入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尽窥全豹,只好求助于各领域里的专家。专家们也不能停止脚步,必须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进修,与时俱进,不然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随着全球化的大趋势,西方文化与其思维模式也跟着传遍世界的许多角落。现代人都被卷入旋涡中,脱不了身,终日忙忙碌碌,为生活打拼。工余之暇还要进修,美其名为“自我增值”,其实只是在增加自己的卖点,把自己变成工具,搞到精神紧张,情绪波动,使自己和身边的人倍感压力,到最后不知所为何事。英文的rat race一词,非常传神地描述了这种现象。

在这种现象之下,科学和人文知识分子在各自的领域中都自顾不暇了,又何来余力进行对话与交流,更谈不上互相理解与融合了。科学和人文这道鸿沟,竟然如此难以逾越。要想融合科学和人文,我认为还需要回到中国文化中寻求出路。

中国文化的整体思维观

中国文化看到人文与科学两者属于不同层次。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系辞上》)。道是天道、哲理、智慧,器是器物、工具、知识。人文是属于道的层次,科学则属于器的层次,因此中国文化注重人文多过科学。

早在战国时期,庄子就已经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他指出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是非常危险的。虽然当时的信息量不像现在那么丰富,但庄子从本质上看到了知识的无穷性,已经预言现代知识爆炸所带来的危机,可见中国文化的远见性。

汉语中的“人文”一词出自《易经•贲卦•彖辞》。“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以人文教化天下的意思。中国的人文教化包含“人”与“文”两方面,一方面是内在的人格修养,另一方面是外在的文化学养。这两方面不是二分对立的关系,而是综合互通的。人在学习各种文化内涵之外,还要在其生命中修行体会所学,如此知行合一,下学上达,才能体现中国的人文精神。

此处的文化乃泛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精神财富,如文学、历史、哲学、科学、宗教、艺术、经济、政治等,因此我们可视科学为人文的一环。对比于西方文化,中国的人文不再是和科学同处一平面的学科,而是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上,即人文涵摄科学。科学在人文教化的框架下加以发展,科学家的发明和产品更具有人文价值,如此的人文与科学的融合,展现了中国文化一种综合式、层次性、和谐化的整体思维观。

21世纪的文化应该是融合中西文化之长处,以中国式的整体思维观为架构,涵摄西方式的思维模式,以古今中外的人文经典为资源,去芜存菁,而成一世界大同的文化。要成其事,还得回到提倡人文普及教育,包括人格教育和文化教育两方面的内涵。

一个人的人格,和他的先天性格取向与后天学习环境很有关系。人格教育着重的是提高学习与思维能力,开发性情与志气,让自己决定要成就什么样的人格精神。此处的学习能力包括读书、上课、听讲、实践的能力;思维能力则包括思考、分析、推论、反省的能力;性情是指人的真情、善性;而志气是人的志向、气概。

人的生命毕竟是有限的,无法亲身体验人生的所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因此需要借助人类共同累积的文化遗产,来拓展自己的人生观。而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莫过于古今中外的人文经典,因为能称得上经典的著作,必定有其流传于世的价值。

•作者是新加坡一科技公司副总裁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