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4, 2010

文化改革的指导方针

文章标题:文化改革的指导方针
文章作者:吴大地
发表日期:2010年7月26日
发表媒体:《联合早报•言论》

  外交部长杨荣文在“慧眼中国环球论坛”中说,儒家思想,须要演化成一种能反映并针对现代社会组织形态的新“城市儒学思想”(Urban Confucianism)。

  传统文化往往随着时代而递变演化。如佛教的“小乘”“大乘”,基督教的“旧教”“新教”。经“五四”冲刷过的今日新儒家,对至圣先师的教导,扬弃幅度不可说不大。至于于丹的“鸡汤儒学”之类,则走得更远。

  社会文化精英是文化演化方向的主要推手。不过,在推动文化演进时,博弈者自各有各的考量。原教旨者,一心一意保留或还原教旨的原意,死死盯住原典的一字一句,亦步亦趋,不敢稍有逾越。改革派则主张提炼抽象精神原则,诠释引申。所以,往往有“挂羊头卖狗肉”,“食古不化”之类的相互指责。

  对原教旨者,我没有话说。对那些有志于改革文化以促进社会经济进化的人,我则建议他们参考一下劳伦斯•哈瑞森(Lawrence Harrison)的说法。

  哈瑞森认为,对社会经济的演进,文化有决定性的影响,是成败关键之一。在他眼中,各种文化传统,如果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看,是有好环之分的。好的文化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坏的文化则导致社会济经滞后。

  这样的说法,对许多亚洲人而言,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不过在20世纪文化相对主义当道的欧美学术主流,则备受排斥。

  文化相对主义者认为,世界各种文化,不论现代或古老,各美其美,是没有高下之分的。所以,西方在帮助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与经济的时候,往往着手于体制、政策、资金、基建、科技方面:如空降民主制度,修订法律,注入大量资金,建设基建以及引入科技。但是由于忽视了那决定社会行为的既有文化,他们的努力,往往被一些看来琐琐碎碎的,但是却有一定的模式,在各地一再出现,一系列相同的问题所阻挠破坏:如,不尊重法律、滥权、不合作、遇到问题时逃避被动、毫无公民意识、缺乏互信以及极端的自私自利等。以致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那些援助计划,十之八九以失败收场。

  哈瑞森是过来人。从1962到1982年间,他任职于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花了整整20年,在5个不同的拉美国家,积极振兴经济,改进社会。可惜的是,殚精竭虑之余,却毫无例外的,皆告无功而返。

  痛定思痛,他最终领悟到,造成发展滞后的基本问题,深深根殖于的拉丁美洲人的头脑中——是一个更根本的文化问题。放眼世界,他看到了亚洲儒家社会成功的经济转型;东亚以及犹太移民,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同样善于经营;北欧国家的发展指数,总是领先全球。这些现象,在在指向一个事实,文化是族群成功的重要条件。没有良好文化价值,信仰及态度的支持垫底,徒有资金、体制、法律、政策与科技是不足够的。

  哈瑞森是个有心人。在这个发现之后,他决定不再徒劳浪费精力,立即离开了美国国际发展署,花了将近30年时间,从事学术研究,确认文化因素与社会进化的关糸,并致力于探索文化改革之道。

  从1982到1997,他完成了三本著作,报告了在世界各地,文化在社会进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1997年,他与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在哈佛,邀请了学术、大众传媒、政治以及发展专业的各界精英,召开了专题研讨会,讨论这个议题。然后在2002年跟进,召集了60多名国际俊杰,合力创订一套文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并把研究成果结集成书,其中以《为什文化重要》(Culture Matters)以及《政治如何改革文化以自救》(The Central Liberal Truth)影响最为深广。

  这群研究者甄识了25项有利与不利于社会经济进步的文化因素——25项影响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信仰与态度。例如:

  时间取向:前进的社群放眼未来;停滞的社群则耽于过去或沉溺于现在。

  认同半径:在前进的社会里,认同与信任的范围扩及整个社会。在停滞的社会则仅限于家族亲人。所以裙带风与徇私问题严重。

  节俭与财富:在前进的社会里,节俭促进投资同时保证财务安全;在一个大家都习惯一样穷的社群里,个人的财富是一个分化社会的威胁,在这种“零和”(Zero Sum)文化中,某人得益被看成是其他人的损失。

  功绩主义:前进的社会里,晋升取决于功绩;在停滞社会,出身与社会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世俗主义:在先进社会,宗教对公共机制的影响不大。

  命运观:先进社群相信个人的努力能够影响运命;落后社群迷信宿命、巫术等,基本上听天由命。

教育:在先进的社会里,教育是晋升的关键。在停滞的社会里,除非是特权阶层份子,教育无关重要。

  在参照了今古各地文化改革的实例之后,研究者对以下几个关键领域,提出了文化变革的建议:育儿与教育、宗教改革、政府政策、发展援助机构、大学、媒体以及私营机构。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各地文化改革者,相信都有参考的价值。

教育不能采用一刀切做法

文章标题:教育不能采用一刀切做法
文章作者:李玮玲
发表日期:2010年5月19日
发表媒体:《联合早报•言论》

  我行医已经32年,接受我多年治疗的病人往往同我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那天,一名我照顾了13年的印度病人,来见我时带了一束花和一张写着“给李教授,真高兴看到妳回来”的卡片。这是因为我前一段时间请了病假。我非常感动。

  我向她表示谢意后,转向她妈妈说:“妳并不富有,不应该浪费钱(给我买花)。”

  她回答:“我们对所拥有的感到满足,也很感激妳和妳的家人。”

  因为没有其他的病人在等候,我便同她闲聊起来。她的先生在多年前去世。他生前在一家华人工程公司当技工,工作了29年后被辞推,公司给了他一个月的遣散费。

  她同她先生去见了老板。老板用广东话对她说:“别白费气力了。妳老公(对“先生”的不客气称呼)既不能用英语交谈,也不能用英文书写。”她用流利的广东话回答,让老板目瞪口呆。

  她后来用英文写了封信给老板,并复印了一份给我爸爸李光耀。之后,她收到政府的回信,告诉她有关部门将进行调查。几个月后,公司多支付他先生28个月的薪水作为遣散费。

  我好奇地想知道她怎么会说广东话。她在一间英文源流学校念到中三。淡米尔文是她的母语,但她在同邻居交谈时也学会了广东话、福建话和马来文。

  她先生去世后,便与生病的女儿及儿子住在一起。她儿子也是名技工,已婚并有两个孩子。一家六口的生活就靠他的薪水。他会说福建、潮洲和客家话。

  妈妈和女儿的关系非常密切。我的病人因为智力障碍而不能上学校。但她能够说英语。她知道自己需要妈妈的照顾,也曾告诉妈妈:“妈妈,不要比我先死。”妈妈的回答是:“别担心,上帝会先带妳走。”

  我向我爸爸转述这件事,告诉他我对病人的妈妈能够掌握这么多几乎完全不同的语言感到惊讶。

  除非她也有学过广东话,一个懂得福建话的人不会自然而然地明白广东话。不同的方言有自身特殊的词汇,而且同样词汇的发音也可以很不同。

  爸爸的反应很简单,“她是个印度妇女,”他说。

  和我一样,爸爸的看法是印度人对语言有特殊的天份。此外,一般人也相信女人比男人对语言有更好的掌握能力。这大概是正确的,虽然语言有不同的方面,而两性之间也只在一些地方有差异。

  我讲述这个故事不只是为了读者的兴趣,也是为了激发他们思考最近因小六会考母语比重所引发的争议。

  我们必须紧记,个人掌握语言的能力不同。基因肯定是决定语言能力的一个因素。我没有获得卓越语言能力的基因,我的兄弟却都得到了遗传。

  在学校的所有科目中,我最需要刻苦努力的是华文。但即使是在幼儿园时,我也愿意努力学习华文,因为我知道我父母是在用我兄弟和我来证明我的爸爸——一个在剑桥受教育、在刚踏入政坛时几乎完全不能讲华语的律师——并不是反华文的。

  我们并没有明确的被告知,但我们清楚的知道,爸爸是在用自己的孩子向选民传达双语,尤其是华文的重要性。比如,虽然爸爸时常忙得不能同我们一起庆祝生日,他却会出席我们的毕业礼——包括我在南洋幼稚园和后来在南洋小学的毕业礼——这些报章都报道了。

  但根据我本身的经验,在学习语言上,环境也扮演了一个角色。我天赋的语言能力比不上我兄弟,但决心和努力让我在华校的中四会试中,在华文、英文和马来文取得和他们一样好的成绩。

  小六会考的母语比重,将决定孩子能不能够升上自己所选择的中学。我对精英学校的看法,向来是学生虽然可能会在这些学校获得更好的教育,但一个聪慧和有决心的学生不管在那一所学校上课,都会有杰出的表现。因此,那些对小六会考母语比重问题感到非常不安的人,我觉得他们的忧虑是不必要的。

  我关心的,是聪明和用功但在语言上相对不具天份的学生,就像我这样,不应该因此而受到阻碍。他们应该还是能够在学校和大学脱颖而出,并享受他们的童年。

  目前和接下来的大概50年,英语会是主要的国际语言。科学知识还是继续会用英语传播。

  作为一名对研究学习障碍有特别兴趣的儿科脑神经医生,我看过太多病人因为花费大量时间准备母语考试,而让其他科目受到影响。我也知道一些家庭因为孩子没有办法应付母语而选择移民。这些家庭的成员往往是专业人士或者成功的企业家——正是我们想要从其他国家吸引的人才。受影响的主要是华人,但新加坡印度学生也面对类似问题。我听说学校教的淡米儿文不但太难,甚至是晦涩的。

  我们应该鼓励国人尽力掌握双语,但这却不应该影响他们学习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教育不能够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的母语课程,尤其是华文和淡米尔文,带给孩子不必要的负担。一个考虑到不同语言能力,深思熟虑的母语课程内容和考试制度改革,是我们迫切需要的。

作者是国立脑神经医学院院长。原载《海峡时报》,叶琦保译。

(附上刊于《海峡时报》英文原文)

No one-size-fits-all approach to education
A revamp of mother tongue subjects should consider different linguistic abilities
By Lee Wei Ling

I have been a doctor for 32 years. Patients who have been under my care for decades often develop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me.

The other day, an Indian patient who has been with me for 13 years came with a bouquet of flowers and a card that said 'To Prof Lee WL, nice to see you back', for I had been away on medical leave. I was very touched.

After I thanked her, I turned to her mother and told her: 'You are not well off; you should not waste money (buying me flowers).'

She replied: 'We are contented with what we have and we are grateful to you and your family.'

Since there were no other patients waiting to see me, I sat back and chatted with her. Apparently, her husband had died some years ago. He had been working as a mechanic for a Chinese-owned engineering company when he was sacked, with one month's severance pay, after working for 29 years.

The mum had then gone with her husband to see the boss. The boss told her in Cantonese: 'Don't bother. Your loukong ('husband' in Cantonese) can neither speak nor write English.' Mum replied to him in fluent Cantonese. The boss was stunned.

Mum had subsequently written to the boss in English, and copied the letter to my father Lee Kuan Yew. She then received a reply from the Government, saying that it would look into the matter. A few months later, the company paid her husband an additional 28 months' salary as severance pay.

I was curious to find out how mum could speak Cantonese. She studied in an English medium school up to Secondary 3. Tamil was her mother tongue, but she also picked up Cantonese, Hokkien and Malay by chatting with her neighbours.

After her husband passed away, mum and her daughter stayed with the patient's brother. He is a technician, married with two children. He supports the family of six on his technician's salary. He can speak Hokkien, Teochew and Hakka.

Mum and daughter are very close. My patient could not attend school as she was mentally slow. But she speaks English. She is aware that she needs her mother to look after her and has told her: 'Ma, you don't die before me.' Mum's reply was: 'Don't worry, God will take you first.'

I recounted this story to my father, telling him how surprised I was that the mother had mastered so many different languages, languages that bore little resemblance to each other.

Someone who understood Hokkien would not understand Cantonese automatically unless she had studied Cantonese too. There are words peculiar to each dialect; moreover, the same words can have very different pronunciations.

My father's response to my story was simple. 'She is an Indian woman,' he said.

He, like me, has a theory that Indians have a special talent for languages. In addi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women are better at languages than men; this is probably true,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t aspects to language and the sexes probably differ only in certain aspects.

I am writing this story not just to amuse my readers but also to provoke them into thinking about the recent controversy over the weighting of the mother tongue languages in the 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 (PSLE).

We must remember that language ability varies from individual to individual. There is certainly a genetic component in linguistic ability. The genes for superior linguistic ability bypassed me but were transmitted to both my brothers.

Of all the subjects in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was the one I swotted over the most. But I was willing to work hard on Chinese, even in kindergarten, because I knew my parents were using my brothers and me as proof that my father - a Cambridge-educated lawyer who, when he first entered politics, was barely able to speak Chinese - was not anti-Chinese.

While we were never explicitly told so, it was obvious to us that he was using his own children to signal to the elector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particular and of bilingualism in general. For example, even though my father was often too busy to join us for our birthdays, he would come to all our graduation ceremonies - including mine from Nanyang Kindergarten and subsequently from Nanyang Primary School - and these events were reported in the newspapers.

But my own experience is that the environment also plays a role in language learning. My innate linguistic ability is inferior to that of my brothers but determination and hard work allowed me to score as well as they did for Chinese, English and Malay in the Secondary 4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 for Chinese schools.

How much weight is given to the mother tongue languages in PSLE will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a child can make it to a secondary school of his or her choice. My attitude towards elite schools has always been that although students may receive a better education in such schools, a bright and determined student will make it regardless of the school he or she attends. So regarding people who feel a great deal of angst over the weighting of the mother tongue languages in PSLE, I think their anxiety is unwarranted.

My own concern is that intelligent and hardworking students who are relatively untalented linguistically, as I am, should not be impeded as a result. They must still be able to thrive in school and university, and also enjoy their childhoods.

For now and probably the next 50 years, English will be the main global language. Scientific knowledge will continue to be expressed in English.

As a paediatric neurologist with a special interest in learning disabilities, I have seen too many patients spend an inordinate amount of their time swotting for examinations in their mother tongue at the expense of other subjects. I know of families who have emigrated because their children could not cope with the mother tongue. These families often consist of professionals or successful entrepreneurs - precisely the sort of talent we are trying to attract from other countries. Those affected are mainly Chinese, but Indian Singaporean students also face similar problems, for the Tamil that is taught in our schools, I am told, is too difficult and even arcane.

Our citizen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be as bilingual as they can be, but not at the expense of acquiring relevant knowledge in other fields. There cannot be a one-size-fits-all approach to education.

What is certain is that the curriculum for the mother tongue languages as it stands now, especially for Chinese and Tamil, puts an unnecessary burden on our children. A carefully planned revamp of the curriculum and examination system for the mother tongue languages - a revamp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different linguistic abilities - is needed urgently.

The writer is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Neuroscience Institute.

Friday, September 3, 2010

新一轮教育改革,正是要孩子们学做人!

文章标题:新一轮教育改革,正是要孩子们学做人!
文章作者:黄龙翔
发表日期:2010年8月30日
发表媒体:《联合早报•言论》

  沈裕生于8月23日在《早报/言论》发表的《我们要什么样的一流教育?》,全文的整体思路,我心有戚戚焉:“除了知识技能的教育,人生还有一种很重要的教育,叫做‘做人’的教育。”好,在这个我俩都认同的思路之下,再对沈君文中的一些观点做一些讨论。

  沈君重提“政府把重心放在提升学校的资讯与教学工具上……真正的问题是那些在试验室研究教育科技的人员似乎并不了解‘做人’的教育所面对的大挑战,随口只是说了一句‘不要放任,引导得法’,就以为可以避免学生滥用资讯工具。”我可以理解沈君的这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对科技、学生、教育研究者的不信任。

  一般人或许确实对研究者有一种象牙塔、风花雪月的印象。我想借此介绍一套二十年前提出的研究方法――设计型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缩写为DBR)。DBR的诞生,源于教育研究界原来流行的实验设计法(experimental design)之缺失。这种方法安排实验组、对照组并行实验;两组控制所有变量,仅有一个变量,如用与不用科技,两组不同,然后以前测、后测比较教学成果。

  实验设计法对变量的控制,往往导致其所实验的教学法与学校现实情况脱节;且以量化方法直接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成果,可能无法找出所实验的教学法之所以优于现有教学法的真正质性原因(如究竟是因为用了科技、还是整个新教学设计的效果)。所以,通过实验设计法验证的教学法,往往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复制其成效。

  DBR扬弃这种“实验室”味道浓厚的方式,改而以现有学习问题为导向,透过教师、研究者细致的协同探究,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周而复始地为这个方案进行实验、评估、反思和修正。DBR的重要特征是:一、方案必须最终融入学校、教师、学生,以至家长和社群的整个教育生态环境,所以十分强调在校实验,且应尽量配合学校及师生现状,并以方案最终被学校所采纳及扩大使用(如成为校本课程)为重大目标;二、研究者与教师地位平等,成为共同研究者暨实践者,而教师也在合作历程中获得专业发展。换句话说,实验设计方法较类似自然科学的说一是一的研究方法,但DBR更接近具有模糊性的人文科学――这也是教育事业的本质、教导孩子们学做人的本质。

  我的研究所的几乎所有研究团队,都采用DBR。以我所参与的已经进行了两年多的一对一(学生人手一机)无缝学习研究为例,我们非常清楚科技的局限,也绝不以科技为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的唯一手段。反之,我们透过与学校合作重编融入无缝流动学习(mobile learning)课程,及采用类似人类学(ethnography)的研究方法,贴近观察部分学生在课内外对手机的学习或非学习应用的习性,找出可用以激励其他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楷模”,或滥用科技的行为――对于后者,我们和教师研究对策,设计及改进人工和科技监控手段,及调整课程设计和课室管理。

  这是我们两年多以来,周而复始地进行的研究和实践并重的工作。当我说“不要放任,引导得法”,确实是我们在实验班的实践和观察所得,而非信口开河(我们已针对这些研究成果在权威国际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不断改进中的课室管理、人工与科技监控三管齐下,虽不能全面杜绝学生不守纪律,却能有效地把情况控制在没有影响学习的范围内。

  更重要的是,通过科技支援的课程改编、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设计,把学生的学习热忱激发出来。去年,我们在小三实验班里实施改编科学课,采取学生为本的探究式学习法。看看统计数据:比较实验班和其他同年段的班级在小二和小三年终考试的成绩,实验班比起所有其他班级有更显著的进步!老师把这个现象,归因于学生透过一对一无缝学习的课程设计,把知识内化了。

  我们不迷信“学生专心听课”是学好知识的万灵丹,关键在于教学设计能不能真正帮助学生内化知识,而非囫囵呑枣,到头来最多是学得应考(但恐怕跟终生学习技能无关)的好本领。学生若对教师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没有热忱,就算身边没有电脑、手机、课外书,照样神游物外、小和尚念经。

  所以,我们从不把我们的领域称为“科技教学”,而是“科技辅助教学”――教学为本、科技是(我们致力于证明有效的)手段。但教育部致力于推动科技辅助教学,会不会如沈君所说的,与教育学生如何学做人的理念相悖呢?在这点上,我希望沈君能深入了解教育部的整个教改和科技辅助教学背后的理念。

  事实上,教育部的第三个资讯科技教育应用总蓝图的终极目标,是栽培新一代的自主学习者和合作学习者。这两种学习模式,其实就包涵了做人的原则。自主学习者必须懂得为自己规划人生的短中长期目标,依此选择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追踪管理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自律),并在知识的吸收和建构的历程中,学会如何有效地、负责任地、安全地、有判断力地、合法地筛选资讯和产出并发表作品、报告,且在学习的历程中锲而不舍、正面看待失败并做为爬起来“再战江湖”的重要经验――也就是,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学习历程有承担力。

  而一名优秀的合作学习者,必须懂得沟通、聆听、见贤思齐和见不贤自省、分工合作、组织及动员同仁、建立和谐关系;该坚持看法时据理力争,该接受别人的意见时从善如流。为此,教育部已经开始在某些校群,把教师组织成实践社群,进行合作学习――“先让老师自己体验,才能带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换句话说,我们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指导原则的教育和配套的科技辅助学习的改革,正是要我们的下一代成为全面的学习者,不只学会做事,也要学会做人!这条路任重道远;但我不认为不走这条路,而走回“纪律至上、专心听课”的教学法,就能有效地 “教做人”。

  附带一提,根据教育部6月10日的媒体文告,它在未来八年(不是一次过!)投下的8亿5000万元,并不全是(如许多人的误解)用在添置硬件工具或架设校园网络,还包涵科技辅助教学背后的整个具体配套,如电子化学习内容、相关网络服务等“软件开销”。教育部推出这个项目的目的之一,是希望透过外包科技辅助学习环境的架设及技术支援,简化各校在添购和管理资讯设施的行政程序,省下更多资源投入教学策略开发与实践。教育部还是以教学、以学生为本的!

作者任职于国立教育学院学习科学研究所,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我们要什么样的一流教育?

文章标题:我们要什么样的一流教育?
文章作者:沈裕生
发表日期:2010年8月23日
发表媒体:《联合早报•言论》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者是,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这是许多人到了某一个阶段都会问的一个问题。笔者也不例外。我在18岁的时候开始为这个问题寻找答案。经过了十年的努力,看了不少哲学的书,听了不少不同宗教的讲座,但是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于是,我就以为人生就是只是这样而已,做工赚钱、结婚生子、追求享乐,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幸亏两年后,我遇到了明师的启发,终于开始了解“做人”是什么意思。

  从此以后,我的人生开始一步一步远离原始的动物性,开始了解很多生命的奥秘,开始发现原来“学做人”是那么的精彩。就这样,我的人生越来越充实,越来越有意义。人生不再感到空虚,不再感到无聊,不再感到孤独,不再感到无助。人也越来越有自信,不怕辛苦、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慢慢地,我也学到了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所说的“反求诸己”、“不怨天,不尤人”,所以跟人的相处也越来越融洽。这时我才明白到原来除了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人生还有一种很重要的教育,叫做“做人”的教育。

  可惜,今天的学校教育在这方面却做得很不足够。所以,我们发现我们的下一代有种种做人的偏差,比如自我中心、自以为是、脆弱、懒散、怕困难、怕辛苦、怕失败、脾气坏、肤浅、逃避问题、没有自律、没有意志力、没气没力等等。笔者办了或参加了几次的教育座谈会都遇到了很多无奈的父母。在他们的孩子当中,有不少是在名校读书的。学校不是没有教学生做人的道理,但是因为多数只是懂得讲道理,所以没有什么效果。因此,笔者认为李总理在国庆献词中承诺政府将“继续为年轻一代提供一流的教育”,是有很值得探讨的地方的。

  也因为我国的正规教育在教“做人”方面做得很不足够,长大后,许多人做工时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不懂得与人相处,同事之间有许多的摩擦。除此之外,夫妻相处也不融洽,彼此只是懂得要求对方,不懂得互相体谅、互相支持,不懂得反省自己的问题,所以破裂的家庭越来越多,离婚率越来越高。《联合早报》8月10日题为“女强人离婚索每年1元赡养费”的新闻,不是令人看了觉得很惋惜吗?夫妇两的月薪都是上万,显示了他们拥有了一定的知识与才能。这要归功于我国的一流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可惜,纵使拥有如此大的收入也没有帮到他们懂得如何相处。搞到最后变成“学校假期期间,他们可以分别跟孩子一起度过一半的假期”,这不是很悲哀吗?这样的“教育成果”,我们可以说我们已经有了一流的教育吗?还有前几年发生了几宗受了高等教育的律师卷款潜逃的事件,不也在讽刺我们所谓的一流教育吗?加上我们现在必须立法孩子奉养父母与这几年出现的弃婴问题,上演了“父母与孩子互相遗弃”的社会现象,不得不令人产生疑问,我们拥有的是什么样的一流教育?

  其实,“做人”的教育是最困难的一种教育,曾子所谓的“任重而道远”。除非教育部花大量的资源在这方面,并且懂得如何着手,不然一般老师是不会有这种教育的能力的。可惜,政府似乎把重心放在提升学校的资讯与教学工具上,所以最近在这方面投进了8亿5000万元。其实,在这方面建设一流的工具并不是问题所在,真正的问题是那些在试验室研究教育科技的人员似乎并不了解“做人”的教育所面对的大挑战,随口只是说了一句“不要放任,引导得法”,就以为可以避免学生滥用资讯工具。最纳闷的是研究科技的人应该很清楚科技的局限,竟然迷信“监控软件”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根据笔者在不同的理工学院教书的朋友所见,对于学生上课时在膝上型电脑上神游,许多教师已经是视而不见,放弃阻止他们。研究教育科技的人有这样的思维,不是很令人担忧吗?

  到底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一流教育?我们要培养的是一群只会做事,不懂做人,有一流工作能力的机器人吗?还是我们要培养的是有一流内涵、修养、人格,不怕困难、不怕辛苦、不怕失败、顶天立地、有承担力的人?

作者是本地文化教育工作者

Thursday, September 2, 2010

重挑大梁,重现光芒—中华文教的挑战与机遇

文章标题:重挑大梁,重现光芒—中华文教的挑战与机遇
文章作者:颜国伟
发表日期:2010年8月23日
发表媒体:《谷歌博客

一、中华文教的现状

  自从李总理于五月中旬在记者招待会上重申政府不会削减母语在小六会考的比重之后,曾经一度引发热烈讨论,把新加坡人分裂成两大立场鲜明而对立的母语教育课题,似乎已从公共舆论淡出,一切尘埃落定,问题已经圆满解决。

  就此课题,我曾著文提出母语政策的转向应该建构在正面理念的主张上而非为了反对现实的某种做法,我也不苟同民间各方通过群众力量、舆论空间的霸占来争取胜利,这样只是一场零和游戏,等输的一方聚合到更加强大的支持力量之后,必然会卷土重来,最后付代价的将是一个被撕裂的社会。

  这次的撞击之所以如此强烈,因为它触及多元社会最核心的价值——族群身份与其源头的文化可能进一步断裂的危机。

  任何事业,必须有个共同的理念,配合有力的推动,支持者的土壤和资源的援助,才有成功的机会。

  然而,就现状来看,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已经存在着华族与其源头的中华语言与文化的断裂事实,才会出现越来越多人要求自己的选择被尊重,构成在思想层面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分化现象;而扮演推动文教事业的华社,处于人才青黄不接,观念贫乏的状态已历时颇久。

  作为支撑中文的土壤——华校生,已在消失中。时下的特选学校和其他学校的区别也越来越模糊;与此同时,异族通婚的现象,越来越国际化的社会,已取代旧的社会景观;过去曾经在财力上不遗余力支持中华文教的大量华商,除了在数量上锐减之外,眼光也转移至对慈善公益事业的关注。

  概括而言,这四大要素构成一幅环环相扣、万木萧杀的中华文教生态结构,如图所示。



二、语言文化不应由政府领航

  新加坡的公民社会向来都很被动,对于任何社会问题,存在于民间思维上的集体无意识是呼吁政府扮演领导的角色,因此这次的争议一旦由政府的最高领导人出面,大家都认为事情已获得圆满解决。然而,语言文化认同的问题,在当今多元开放的社会,纯属个人价值抉择的领域,权威式的政府,更难做到满足高度个人化的社会要求。即使是父母,如果面对自己的孩子选择要过非其原来家族的语言文化生活,也无法勉强孩子服从。

  我想最好还是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个人、乃至华社,拥有深厚中华文教渊源的种子学校,以及具前瞻性视野的华商,能否再度发挥“由我开始”的自主承担精神,以挽狂澜于既倒?

  为何这是更圆融的回应之道?

  一个多元社会,政府代表的是全国人民,如果卷入族群的语言文化课题,很容易走火而倒退回族群政治。

  从施政的立场来看,政府需要把语言与文化的思考切割开来,把重点放在如何积极改善教学法、课程内容和考试方式,以配合社会和环境的变迁。然而,这样的定位,语言的意义仅是沟通的工具而已。既然语言的目的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为什么非得使用母语?为什么非得有高水平的母语程度?即使掌握好母语有许多现实的利益,但个人并不认同,难道不行吗?这些来自反对者的尖锐批评,是政府在这样的定位之下所必然要承受的压力。

  在我们的建国道路上,曾经一度存在一个生机勃勃,有机结合的华社、华教、华商三位一体,为华族的语言与文化传承挑起大梁的模式,能否在这个世纪重现光芒?

  诚然,独立前后这个模式曾不幸卷入政治的泥潭里。但随着当事人的相继凋零,建国成功,冷战思维退位,到今时今日,大家能否超越这个历史包袱,以新世纪的格局与眼光来重新思考这个模式的价值?

  一个充满活力的公民社群,对廿一世纪的政府而言是利多于弊的。具前瞻性视野的政治领导人都意识到,许多棘手的社会问题,亟需官僚体系以外,具创建眼光与魄力的社会企业家来分担。发明小额贷款(micro-credit),为成千上万生活在赤贫线上的孟加拉家庭开拓自力更生的生存机会,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孟加拉籍经济学家尤努斯(Muhammad Yunus),便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从全球化的格局来看,语言文化已不再是新加坡移民社会独有的问题,而是全球化之下,开放允许人才自由流动的国家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作为更早面对此一问题的我们,能为国际社会做出什么样具原创性的解决之道,为多元族群、多元语言与文化能够百花齐放,相得益彰做一成功的示范?

  我们能否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如斯的历史机遇?

三、深化中华文教的使命

  政府需要把语言与文化切割开来施政,这是公正施政上的必要。然而,作为华社、华教与华商,如果选择和政府同样的立场,定位只是着重于如何配合教育部来解决中文难学、水平低落的问题,除了陷入和政府一样的处境,遭受反对者的诘难之外,在战略上,则社会和环境的变迁成为主位,牵动一切,在现时的中华文教生态下,一切努力最终难逃随境而转一场空的收场。

  族群身份由不得个人选择。个人如果不认同自己出生的国家,可以选择移民;如果不认同自己的父母,可以离开;但如果不能认同自己族群的文化,却永远也无法改变自己的肤色,最后成为一个精神游离的人。生活在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一个精神游离者,如何才能免于迷失在众说纷纭,四分五裂的拉扯之中?

  华社、华教与华商需要努力的是文化层面的工作,引导族人认识自身文化的价值,这是更加艰巨的中华人文接驳工程。在急着“怎么做”之前,我认为“做什么”更加需要有深刻的思考,否则不但浪费资源,还错失宝贵的时机。在理性的认识上,能用中文最好,但也不须拘于中文。世界上存在着大量只会说华语的基督徒和只说马来语/印尼语的回教徒,而西方社会只会说英语的佛教徒也在快速增长之中。当一个人认识到中华人文对其在这个动荡年代的价值之后,必然会自发生起学好中文的要求。以中华人文来引发华族的内在动力,希望能够成为华社、华教与华商的共同使命。

  有此认识的高度,才能汇聚各方有心人士的力量,才会有更强大的心力做此不可能之事。

焦点不应放在母语比重该不该调整

文章标题:焦点不应放在母语比重该不该调整
文章作者:颜国伟
发表日期:2010年5月8日
发表媒体:《谷歌博客

  自教育部部长黄永宏医生通过早报表示教育部正在考虑是否应该调整小六会考母语成绩的比重以来,在民间引起了巨大的回响,观点壁垒分明,各举支持自己立场的理由来说服别人。但是,我们还需要弄清楚最基本的第一个问题:教育部的想法,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早报所报道的部长讲话,教育部之所以萌起检讨的想法,源于需要衡量受母语比重太大的影响之下,那些在其他科目成绩都很优异,但母语成绩不好的学生,因此而妨碍了他们接下来的教育,如果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是否妥当?

  教育部高级政务次长马善高也以另一种方式来表述,他说母语在小六会考的比重如果减少,获益最大的相信是会考成绩介于快捷班和普通学术班之间的学生。这有助于分配学生到更适合他们的中学课程。

  从两位部长的谈话来看,调整母语成绩的比重是手段,目的在于减少因为分流误差而造成未来人才的损失。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通过量化的考试来衡量人的素质,并依此把人分成不同源流,进入不同等级的学校,如何保证绝对不会错误?几年前教育部废除推行了廿五年,不得人心的小学分流制度,行动上已承认,通过考试来衡量人,特别是心智仍未成熟的小学生,所带来的弊是远远多于利的。

  一项历时廿五年的实验所得到的经验总结,为什么没有帮助我们加深对问题的思考,仍然认为通过调整母语成绩的比重,就能解决分流的误差?经实践后证明无法解决分流误差的考试,仍被请回来作为提升分流的准确性的手段,这难道不是狗咬狗尾巴,在兜圈子吗?

为何把焦点放在母语上?

  有没有更加深刻的原因,造成举国上下都把焦点放在母语成绩的比重上?

  从人的习性来看,如果我们遭遇到挫折,本能反应都会把责任推向外界的。那些缺乏学习母语环境的人,因为考试吃了现实的亏而把矛头指向母语政策,是顺着习性反应来思考的。

  统计数据反映,来自讲英语家庭的小一学生已占六成。 随着异族通婚的现象日益普遍,人口结构也越来越国际化,这个群体的人数还在急速增加中,作为一个具前瞻性的政府,不能忽视这股强大力量的涌现。

  在《引爆趋势》一书中(“The Tipping Point”,Malcolm Gladwell),作者指出,一种新意念之所以能够风行,需要具备三大条件:

  一、有少数超有影响力及说服力的超级传播者存在;
  二、 这种新意念重复地向着同一群人传递,直至对方转换成接受的一方;
  三、 广大的社会氛围已经能够接受。

  去年底李资政表示过去30年的双语政策是建立在一大错误的假设上——没有一个孩童可以真正的掌握双语,而且过去的华文课程难度过高,直到最近才有所调整。

  李资政显然符合Gladwell所形容的超级传播者。

  自推行双语政策以来,不断地有受英文教育的人士向政府呼吁松绑。现在教育部公开表态需要检讨母语成绩的比重,显示把关者已开始动摇,而民间对此课题的热烈回响,最后如果被解读成社会氛围已经能够接受,则整个社会的语言文化结构,将从此产生巨大转向。

  然而,新加坡过去成功的关键,在于有道德的勇气,立足于长远的价值与理想来制定政策,即使现实上要付代价,也在所不惜。

改革该遵照什么原则?

  影响深远的教育政策,规划应该建构在正面的主张上,不是建构在反对某些做法上,这样会比较稳当可靠。恰恰相反的是,促成这次的检讨,是站在反对母语成绩比重过大,结果将影响某部分学子前途的思考上。

  教育的产物是人,首先需要肯定人的开放性,能够给人留下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造的自由的教育制度,才称得上是优质的教育。

  尚处小学阶段的孩童,未来充满无限的可能。理性上我们无法排除,有些可能因为母语松绑而在将来的日子里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样的也会有一些因严格的门槛要跨过而激发更佳的潜能,因此过失不在母语,母语不该成为待罪羔羊。

  根据考试成绩把人分成等级,之前我们制造了小学分流制,现在的检讨,无论最后是降低还是维持不变,价值观念上始终离不开特定化、功能化看待人。好像生产线一样,人的培养就像产品生产一样,经过质量检测后分成不同的级别。值得我们检讨的是,制造物品可以如此做,人的培养也可以采用相同的观念吗?

  从存在的角度看人,人一出世,属于一指定的父母,属于一特定的族群,进而属于一国家的公民,前两者属于血缘性,后者属于法律性。这个先后次序具有绝对性,个人没有选择,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语言因此摆脱不了其情感意义,族群文化意义。但目前坊间的议论,却仅在功能性的层次上思考,尤其是只局限于语言的沟通交际功能及经济功能,能不公说公理,婆说婆理吗?

  作为一个移民的社会,经历几代繁衍之后,我们的语言,族群与文化认同都必须面对可能产生断裂的考验。当一个华族家庭开始改用英语作为家庭语言时,情感语言(与父母亲沟通的语言)与族群身份认同便断裂开来,而每种语言都负载着其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语言与族群身份的断裂,必然带来文化传统断裂的危机。

  华社与马来社群忧虑的,症结就在于此。

  上世纪90年代曾出现过主张移民社会的不同族群集体“选择性”地遗忘自己的过去,而事实证明,这样的乌托邦式想法是行不通的。以功能性的立场来看待各民族的语言,何尝不是对这个问题所作出的一种技巧上的回避,但回避之后问题就不存在了吗?

  政府及人民都应该超越功能性的观点来重新为各民族的语言正位。除了政府,我们的公民社会能否更积极地去营造,促成一个大家都认同的价值观念,就是“学好母语,天经地义”?这次热烈的讨论之后,能否转化出这个机会?

  至于教育官员,更需要不断深入探讨的是,我们的教育究竟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有了共同的愿景,才能在价值理想的高度下消融大家对具体事物在处理上可能出现的分歧。

  基于我们是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与语言的移民社会,历史给于我们的使命是去实现一个多元开放,又有凝聚力的社会。在这一前提之下,通过教育来塑造人的自信与开放性是非常关键的。

  一个懂得尊重自己历史源头的绝对性的人,自觉地回归自己所属的族群文化与语言,同时又能欣赏、使用别人的族群文化与语言,其自信才有坚如磐石般的牢固;而有自信的人,才能够做到真正的开放。

  美国才离世不久的国际巨星麦克杰逊就是个例子。由于对自己外型及肤色的不认同,影响他的自信,容易受外界看法影响的他,最后落得不幸壮年已逝。他的事业再成功,名气再大,依然填补不了内心欠缺的自信。

  至于属于操作层面的制度制定,随着国民教育程度的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家长对于自己子女的理想教育模式,要求得到更大的尊重,这是必然的演变。因此,教育部应该深刻反思的是,宏观规范与控制的管治模式与时代发展是否脱节?政策如何才能创造一种“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的教育空间?

  此外,除了顺着“母语难学"来检讨如何改进母语内容与教学法,让学习更加生动有趣之外,为什么不进一步探讨我们的学生是不是普遍存在着缺乏强大的学习热忱与动力?我过去和学生,家长的接触常常印证这点。这种现象在富裕的社会及家庭普遍存在。对任何人而言,为分数而学的滋味都是苦不堪言的。为了考试才非自发性的学习,动力是很薄弱而且不能持久的,这不但反映在母语的学习上,也反映在其他学科上。

千万别有了定论才来举证

  Gladwell站在社会学的角度有效地概括了新意念产生摧枯拉朽之效的条件。但我们如果全盘奉行这个观点,将无法保证改变长远上孰祸孰福。

  如果政府内部已经有了定论,才来举证配合,不但无法解决真实的问题,长远的影响还会动摇社会的语言文化结构,代价不可谓不严重;而民间各方如果只懂得通过请愿来展示力量,即使获得胜利,也只能是暂时性的。此消彼长,类似的议题谁能保证以后不再出现,届时谁能胜出,则无人知晓。

  一切唯有回到尊重生命的开放性,确立我们希望下一代成为怎么样的人,来建立思考的前提。至于制度层面的改革,则沿着宏观调控的治理模式该如何突破,以及如何强化学子们对学习的热忱与内在动力来切入。大原则抓紧了和切入点正确了才纲举目张,才能保证改革是朝着更美好的将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