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26, 2009

读书会的反思

文章标题:读书会的反思
文章作者:陈君宝
发表日期:2009年3月25日
发表媒体:《联合早报•交流》

  今年3月,受台湾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邀请,前去参与基金会主办的“读书会在台湾民间的发展与反思”研讨会,并受邀分享新加坡读书会经验。

  参与读书会十多年,一向关心读书会发展。在分享中,我提出了新加坡未来读书会发展应该是“重质不重量”。读书会素质的提升,读书会之间的交流与互相支援都是很重要的。另外也有必要推动一些拥有阅读潜能的领域,如儿童读书会及亲子共读。

  研讨会上,有台湾读书会教父雅誉的邱天助教授分享的主题为:读书会的阅读深化与文化生产。其内容非常值得参考。我撷取了其中一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未来读书会何去何从?读书会能否在历史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邱教授指出,读书会的团体自我地定位会是主要关键。当前读书会是否能够由“读者”的聚会迈入“读书人”的聚会,承担知识分子的责任与角色,将休闲、消费性的阅读团体发展为生产、实践性的文化团体,可以是现阶段发展的主要方向。重点在让读书会成员从纯粹的阅读者(reader/audience),进一步成为“书写者”(writer)和“参与者”(participant),而“书写”正是读书人参与社会、文化生产和创造的主要形式。

  阅读与书写本是通往世界的两个窗口。英国哲人培根曾经指出读书的三部曲。他写道:“阅读使人学问渊博,讨论使人反应敏捷,书写使人思考精确。”而邱教授认为,现阶段的读书会成员也应该有三个任务:老实阅读、诚恳分享与勤于书写。书写可以提高阅读水平,也是自觉性的掌握知识极为重要的条件,没有书写,阅读往往水过无痕。一个丰富的阅读世界,应该是每一种文化、每一个族群、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角落,都有人在书写,让阅读溶为生气蓬勃的文化生产,也让书写反过来滋养阅读文化。

  邱教授提出了“在地书写”的观点。读书会的“书写”强调的是自觉性、真实性、亲近性和原乡情怀,强调的是生命经验的记载、情感的抒发、意见的表达、理念的沟通、文化的创造。由自己来写,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最真挚的感情,让更多关于阅读、关于自己、关于地方的点点滴滴能留下珍贵的记录。但愿,读书会能从“读人所写”到“写我所读”,再发展到“读我所写”,其最终的自主性就是从作者/权威的宰制中解放,创造更丰富的阅读世界。“在地书写”不但能够提升读书会的阅读素养,并让读书会更精彩,同时能够提升读书会在社会中的定位,让读书会得到认同、永续经营。一个参与书写的读者,阅读的世界一定更丰富。

  新加坡读书会应该可以参考邱教授的意见,积极推动读书会成员参与书写活动。配合作家团体,一起让读书会的发展更精彩。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