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群峰连绵”的教育该如何深化
文章作者:颜国伟
发表日期:2006年11月16日
发表媒体:《联合早报•言论》
最近,教育部宣布了一连串的教改政策,其中最令许多家长、市民、教育工作者雀跃万分的是将取消推行了25年的小学分流制度。这些消息,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众所周知,教育政策影响深远,因此需要深刻掌握其制订与修订究竟根据什么原则来进行,否则政策会像走马灯似的越改越乱,令人疲于应付,结果好像苍蝇飞入玻璃瓶一样,外面看似前景一片光明,却始终飞不出来,到头来白忙一场,绕回原点,过程中还牵连许多学子的前途问题。
教育部长尚达曼先生在9月份举行的教育部常年工作蓝图研讨会上说,没有任何一项在“因材施教”(ability-driven)教育理念框架下推行的措施是不可修改的教条,所有措施都是以实用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衡量措施的标准是根据落实后的有效性而定,如果能再加以改良,我们就会进行。
这是实用经验主义的立场,“怎么做”必须根据经验回馈来调节。但是,“做什么”呢?我们在教改过程中,必须不断强化教育基本问题的哲学性省思,作为教改应积极从事的第一要务。
“做什么”其实就是“往哪里走”的问题,唯有正确掌握教育的本质,明确标举自己所追求的教育理想与目标,有理念、有方向,百年树人的基业才会有真正的成果。
人力资源观的经济价值原则
建国以来,教育一直归于经济发展之下,人力资源培训与调控一直都是教育政策所遵循的经济价值指导原则。新加坡的国际货币基金区域培训学院前主任盖斯基埃(Dr Henry Ghesquiere),在其著作《新加坡成功之道》(Singapore's Success: Engineering Economic Growth)中就指出:新加坡的繁荣是一项机械组装工程,把各种配件,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政策组合起来,取得繁荣,创造财富。
他的说法有许多值得我们仔细体会的空间,教育政策作为繁荣工程的重要配件,被定位在经济发展之下,这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近年来的教改精神,我们可以“松绑”来概括。但我们同时必须意识到,松绑只在政策层次以及落实的操作层次上进行,还未涉及更深层的思想价值体系。
从李总理描绘的“群峰连绵的卓越”(a mountain range of excellence)的教育景观,到各种多元化的教育选择:直通车课程、中学课程大专化、特色学校、双文化课程、语文改革政策、海外浸濡、科目分班等,都是在“确保国家在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下保持人力资源的整体竞争优势”的依据底下衍生的观念。
毫无疑问,这一连串的教改行动,动力来自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且是自上而下多过于源自公民社会积极主动的参与。
可是我们已迈入21世纪,成为一个先进国,现在正是检视经济价值指导人力资源这一原则,是否也应该松绑和提升的时候。
从政策落实的准确度看,配合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而落实的教育人力政策,与实况经常慢三拍。
谁能准确无误地预测未来经济变化的走势,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的年代,哪一门知识可以转化成下一波经济的火车头,而及时地在教育培训中生产出足够经济需求的人力资源呢?
美国苹果电脑公司的执行总裁乔布斯(Steven Jobs)做梦也没有料到,自己17岁时在学院旁听的字型美术课程会成为他十年后发明苹果电脑的原知识。
这个例子说明,关键不在于哪门知识有用,重要的是人的素质——一个能够创造的心灵,而具备这种心灵的肯定不能是个工具。
进一步,就生命存在的真实感受上想,人不是工具零件,在我们身边,乃至在自己身上,不是常常听过许多从热门科系毕业后,才猛然省悟自己已不够新鲜抢手,结果人浮于事、学非所用的失落彷徨故事吗?
无论是刚毕业的新鲜人还是在职场上奋斗多年的沧桑人,大家都对误入“昨日的锋芒,明日的黄花”有着满腹的委屈与不安,那是工具化人生的命运。
为了保持我们自己的竞争力,人人都需要不断再培训,生存压力很大,人类社会已无可奈何地成为一个适者生存的斗争过程,而不再是传统中一代又一代人向理想世界之终极迈进的进程。
生命存在的艰难、痛苦、挣扎、无奈、放弃,只能用生命去感受,岂能用冷冰的数据来概括?而且,这也非“补疮”式的社会福利所能化解。
而人力资源观底下的教育,走向消费化、商品化,是顺势发展的结果。以消费者的口味、权利、循环支配关系来取代过去学校和教师、家长和学生四元关系中相互之间的关怀、信任与尊重,导致教育的文化生态产生彻底的改变。
回归教育本质的思考
人类的教育史,无论东西方,无不反映出不同时代的人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努力将之实现的纪录。
古希腊罗马人认为人的本性是根据理性原则,过上理性的生活,在教育目的上强调心灵的和谐发展,提出情意教育和理性教育和谐并存,重在发展人的精神世界。中世纪出于对人的原罪观而提倡“修道”式的教育。文艺复兴由于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而注重发展人的天赋才情。中国传统则自孔子确立“人而有仁”后,开出塑造理想人格的教育观。
在极端资本主义横行的全球化时代,人被定位成经济发展下的人力资源,工具性教育自然成为主导性的教育,举世皆然。这种观点,只看到教育的外在价值,看到教育如何适应社会要求,为社会服务,却没有深入教育本身的价值在于人性的雕塑、人的素养方面的提升。
我们不否定教育的社会功能,但功能不等于本质,功能反映的是“教育有什么用”?本质标示的是“教育是什么”?例如商业活动对社会发展很有作用,但它不是教育,当我们从媒体的报道中得悉“创业精神”被重视到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要学习如何做生意时,这可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和倒退。
教育错位的代价已不是抽象的论述了,我们可以从诸多涉及青少年的社会新闻中察觉一二。例如,留学生杀死同住同学、乱抛垃圾者以年轻人居多、高智商大学生高科技行骗、校园暴力行为经常发生、青少年比老年人自杀率还高、小学生离家出走、警方要写信给午夜后仍流荡街头的青少年父母、青年人沉迷网海、男欢女爱、消费享乐等。
这并不是对年轻人进行道德批判,而是要指出这些都是生命异化后的现象,我们可以忘记生命的课题,但生命的课题却不会忘记人。
国民素养教育的课题
另外,我们可曾深思过,当我们自上而下、单方面地把自己认为更好的装备给予我们的下一代时,他们却还以消极性、叛逆性、错误性的行为,从中我们能否先好好体会一下他们对生命存在的感受是怎样的,然后才思考做什么才重要?
诚然,他们比我们更加容易遭受消费享乐主义的操控,无时不在的理性主宰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家庭、学校、社会对效率效果的盲目追求,通过理性的运用对他们进行“规范与控制”,结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空间越挤压越浅薄,人与自然的空间也被虚拟的空间逐步取代,活着一切都是为了符合别人的要求和参与竞争,面对学习偏于被动,享乐却要及时,日子苦闷但生命偏偏处于精力旺盛的时期,原始生命的洪流如何不会泛滥?
教育部在政府施政方针的附录中提出,将把重点转移到教育的素质上,目标是创造“群峰连绵的卓越”的教育景观,我想我们还有进一步深化此一理想内涵的空间。
教育是“使人之为人”而非“使人之为物”的教育,教改的定位应该是一不断持续的人性细部工程,“群峰连绵的卓越”可以创造出百花齐放、各展风采的人文景观。
但“人”必须是全人的概念,包含理性、意志、情感、性情、灵性;学校是生命培养之所而非工具制造厂,目标在于引发禀赋,包括理性、才情、性情,打破障闭,开发思考能力,培植信念。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己如何和谐相处,随着在世界各地出现的文明冲突事件有增无减,人为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的异化与迷失,使得人性、人的素养问题日显重要,并将会成为新世纪普世所关注的焦点。
在这前提之下,国民教育的内涵不应停留在爱国的层面,更需要提升到国民的素养教育的层次,如果说竞争是大家都无法摆脱的命运,那人的素养将会是最终胜出的关键。
因此,有几个重要的课题需要提上大家的议程:
一、如何在整体生命关怀的前提下安顿知识技术的单边性发展,让教育回归全人的教育;
二、如何使用有效的教学法进行素养教育,一端与传统接通,另一端又能返本开创出新价值、新观念,回应时代的挑战,与时俱进;
三、如何打造一结合知识、技能、生活、做人、软性措施、硬体设备兼具的学习环境,让人的素养得到充实与提升,社会的粘合力加强,从生活习惯到价值信念,通过一代代的积累与沉淀逐渐形成一国一地方的人文底蕴。
教育即文化,不应停留在经济的层面。
•作者为教育工作者,曾在海外担任私立学校校长七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